&34;这是他们的行踪记录。&34;张清风递上竹简,&34;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曾在三日前的深夜,前往城南方向,去向不明。&34;
&34;城南静心寺所在的方向。&34;燕如烟喃喃自语,一丝可怕的猜测在心中形成。
她迅速浏览完张清风带来的消息,越发确信自己的猜测:&34;燕国使臣与李玄璋勾结,意图不轨。&34;
张清风闻言,面色凝重:&34;此事关系重大,我们是否应立即向皇上禀报?&34;
燕如烟摇头:&34;证据尚不充分,现在惊动皇上为时过早。若是猜测有误,或打草惊蛇,反而不美。&34;
&34;但若拖延,恐怕会错失先机。&34;张清风坚持己见,&34;皇上若早做防备,也能避免不测。&34;
两人争执不下,各执己见。燕如烟深知张清风是为大局着想,但她的直觉告诉她,事情远比表面上看到的复杂。
&34;且容我再查证一二。&34;燕如烟最终说道,&34;我们手中的俘虏王安,或许能提供更多线索。&34;
-----
牢房内,王安被锁在冰冷的墙壁上,面容憔悴但眼中依然闪烁着狡诈的光芒。
燕如烟走近牢房,冷冷注视着他:&34;我知道你隐瞒了更多。燕国使臣与李玄璋的勾结,你一定知情。&34;
王安脸色一变,随即强作镇定:&34;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34;
燕如烟不再多言,直接施展读心术,探入王安的意识深处。起初,她只能感受到一片混乱的思绪和强烈的恐惧,但随着技巧的深入,她逐渐捕捉到一些隐藏极深的记忆片段:
一个灯火昏暗的房间,李玄璋与一名身着燕国服饰的男子低声交谈,王安站在一旁侍奉一封盖有燕国皇室印记的密信被递交一大笔金银悄然转手几个关键词在王安的潜意识中清晰浮现:&34;政变&34;、&34;里应外合&34;、&34;取而代之&34;。
燕如烟猛然睁开眼,额头上已冒出冷汗。她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不仅仅是一起行刺事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燕国与李玄璋等权贵勾结,意图推翻当今皇帝,重立傀儡,以达到控制这个王朝的目的。
回到住所,燕如烟立即招来张清风,将获知的情报详细告知。张清风听完,脸色比先前更加凝重。
&34;事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峻。&34;张清风低声道,&34;但这些证据恐怕还不足以打动朝廷重臣,我们需要更多确凿的证据。&34;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轻微的敲门声。小衍悄然进入,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34;小莲姑娘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是急事。&34;
燕如烟接过信件,迅速浏览内容,眼中闪过惊讶之色。
&34;小莲通过天德商会的渠道,查到了燕国近期的贸易往来记录。&34;燕如烟声音略带兴奋,&34;过去三个月,燕国向我们王朝输送的物资中,包含了大量特殊金属和兵器配件,远超正常贸易需求。而且,有一笔巨额资金在上月秘密转入了京城某个账户,金额高达十万两黄金!&34;
&34;这与王安记忆中提到的资金交易吻合!&34;张清风恍然大悟。
燕如烟点头:&34;这是燕国资助叛乱的铁证。小莲还提到,燕国使团中有几人身份可疑,不像是普通使臣。&34;
&34;他们很可能是燕国精锐士兵,伪装成使臣潜入我们王朝。&34;小衍分析道。
燕如烟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皇宫。夜色中,宫殿的轮廓庄严肃穆,却也隐藏着无数的危险与阴谋。
&34;我们需要绘制一张完整的敌方阴谋图,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34;燕如烟转身回到书案前,抽出一张白纸,开始勾画。
在她灵活的笔下,一副错综复杂的阴谋网络逐渐成形:李玄璋作为内应,联络燕国使团;燕国提供资金和武器;商会和地下势力充当中间人;各方配合,准备在适当时机发动政变,推翻当今皇帝。而这个时机,很可能就是两日后的祭天大典!
&34;如此看来,我们必须立即行动。&34;燕如烟目光坚决,&34;张清风,你负责联络可靠的朝臣,暗中加强皇宫防卫;小衍,你继续监视李玄璋的动向;而我&34;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34;我将亲自潜入燕国使团,查找更多证据,并设法破坏他们的计划。&34;
张清风与小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
&34;小姐,此举太过危险。&34;小衍忍不住劝阻。
燕如烟微微一笑:&34;危险与机遇并存。唯有亲临险境,才能揪出真相,彻底粉碎这个阴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