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的在桌上拉过图纸,找到三视图。
好家伙,怪不得要吵呢。
因为汤潇逸的提议,这艘船是一艘纯粹的快船。
这个时代,想要船开的快,除了船体设计,最重要的是增加输出马力。
那就只能堆更多的锅炉,给蒸汽机提供更多的蒸汽。
增加了锅炉数量,就需要更大的烟道,而船体宽度是有限制的,那就只能增加烟囱数量。
这艘船的设计中,就足足有四根大烟囱,安装的舰体舯部,呈····状排列,是甲板。
这么一来,四根大烟囱就挤占了三分之一的甲板面积,剩下的面积要放置舰桥、桅杆、交通艇救生艇、起重机等杂七杂八的。
还要兼顾大量的小口径速射炮,留给主炮的空间,就非常少了。
其实挤一挤也行,在十几年后,驱逐舰普遍装备4门以上100毫米出头的主炮,首尾各一门,舯部两侧支出去一个耳台也能加一门。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经验,设计师们设计时十分保守。
毕竟清国不像财大气粗的英美法德,甚至也不如意呆利和奥匈,拨款本就抠抠搜搜的。
船政的这艘船,甚至是自筹经费建造。
欧美的同行们,可以大胆的设计船只,有大量同行可以交流,也有实验船型可以让他们实验各种技术。
甚至于最财大气粗的英国,不知道能不能行,那就先造一艘试试,有问题再改。
船政的设计师没有这种机会,以至于他们没办法保证高速行驶时重心问题的影响时,就不去增加这个地方的重量。
“为什么不采用双联装火炮?虽然也会增加一些重量,但并不会增加多少占地面积,火炮两侧本来就是空的。”
“前主炮和后主炮都能采取双联装,这样主炮数量就能到四门。”
汤潇逸是单纯的疑问,因为清国水师是有装备双联装主炮的,比如致远就是双联装210前主炮,他不信这些人没想到。
“双联装主炮炮架昂贵,而且浪费火力。”
“都安装双联装主炮,舰艏对敌时,四门火炮,只有两门炮能发挥作用。”
“如果舰艏尾各一门,舯部两侧各一门,就能保证任何方向都有三门主炮对敌。”
“两相比较,划算很多。”
郑景溪这才发现汤潇逸,也没有不耐烦他这个外行,而是耐心解释。
而且郑景溪说完,胡总司也跟着解释,只是语言就没有这么温柔了:
“而且还可能让人诟病,为何后主炮和前主炮数量相同,是方便逃跑的时候反击吗?”
汤潇逸张了张嘴,有些懵。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了。
此时,对军舰未来是舰艏对敌还是侧面对敌,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受利萨海战的影响,清国军舰大多数都是舰艏对敌思维的产物,其中大名鼎鼎的定镇二主力舰,都是如此。
为了保证主炮能够都向前射击,定镇二舰采用了主炮斜挎布局的方式,这在当时是时髦的。
不过现在,已经落后了,君权已经在船坞中,前无畏舰时代已经蠢蠢欲动了。
“其实,各位叔伯陷入了一个误区,我们这艘船是一艘快船。”
汤潇逸当然不能直接说未来的世界是侧面对敌的天下,英国人都不太确定,他说出来就更没说服力了。
“舰首尾各安置一座双联装主炮,看起来对正面和后方的火力不去十字布局。”
“但我们的速度很快,非常快,目的也不是和那些航速缓慢的军舰编队作战,那我们不如把重量节约到主炮和装甲上。”
“如果我们的军舰要参与战斗,我们的任务是在外围,凭借高航速,牵制敌人的战舰。”
“以广乙的航速为例子,保守估计,我们的船能比敌人快十节甚至更多。”现在的船,十五六节就不慢了,广乙这艘新船才15节。
“这么一来,我们的活动空间很广阔,也能凭借高航速,掌握战斗主动权,从而随时随地的以侧舷对敌。”
“这么一来,我们的两座双联装共四门主炮,都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能发挥全部火力。”
汤潇逸拿着两张船只的草图,在桌上演示了一下快船遇到慢船时的场景。
航速慢的船只,只能被动挨打,而航速快的船只,即便暂时性的只能发挥一门主炮,也很快能重新调整发挥全部火力。
“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如果编队作战确实浪费火力,但更浪费这艘船的航速。”
“不如,试一试,大不了在救生艇的位置预备一个炮座,实在不行,再改改。”
最先声援汤潇逸的,是胡总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