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将她打听到的说出:“鹅属于小牲口了,养上几只还能看家护院;
主要是天气寒冷时炖上一只,贴上面饼子据说好吃的不得了,深受锦城官老爷富贵人家喜爱,所以卖的就贵。”
不过不得不说,铁锅炖大鹅她也喜欢,所以她买了好多只回来!
众妇人:“那明年逮了鹅崽养上一群!”
随即艳羡的看向沈清,什么时候她们也能买啥东西不用操心银子就好了。
“对了,你这买的不少啊,咋还要出去?”赵明月想到了就问。
粮食足够,鸡鸭鹅买了,开荒的犁也买了,还有啥要买的?
“我还想买些羊羔,现在养着,到了冬季有肉吃,羊皮做成夹袄大氅之类的挡风。”
众妇人:更羡慕了。
有银子真好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更是好!
汉子们讨论粮食后,准备帮沈清牵驴子送到对岸——四头驴子三辆车,她一个人不好牵。
江二爷突然朝沈清问道:“今日各家各户茅草屋差不多盖好了,明日会抽人出来打土坯,你那人手够不?”
听到村长问话,汉子们停下脚步,朝沈清看过去。
毕竟江向西给关木匠干活他们都是知晓的,而江家干活最厉害的就是江向西,再来是老大,老三老四也能当壮劳力使唤,老六就不成了,半大小子又是个读书娃,能出啥力?
打土坯又是特废体力的重体力活,如今江家只有三个壮劳力,如何能够
沈清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听到江二爷问,如实相告:“够了,我准备盖砖瓦房,不打土坯;
我问了雷大富,锦城的烧窑坊在咱们这个方向,来回一趟半日就够,一天能跑两趟;
家里六头驴,三头牛,驴子两两拉一辆车,共计六辆车,老大老三老四老六加上小水小雨一起,一天两趟就是十二车,虽然也耗费时间,但人没那么累。”
不仅仅是打土坯累的事,还有土坯房的窗子没法开大,只能小小的很压抑暗沉;
而且砖瓦房牢固,使用寿命和土坯房比起来长多了,好多古建筑保存上百年就是砖瓦结构,华国生活条件变好后逐渐都换成砖瓦房也是有原因的。
她如今不缺盖房子的银子,自然还是一步到位的好,省的往后又要重新建房子。
众汉子:好羡慕咋回事?
他们啥时候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
他们也不想打土坯!
“两块砖要一文钱,瓦更是一文钱一块,三间屋子就要两三万块砖,再加上瓦,以及你不是要盖毛笔工坊么?
这可是笔不小的银钱开支。”谢青山算账道。
众汉子:算了,打土坯就打土坯吧,累点算什么?省钱才是最重要的事。
累点就能省这么多银钱下来,累就累吧,毕竟放在别处累还挣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