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顿时眉开眼笑,迫不及待地往后堂冲。
倒是有个眉清目、十二三岁左右的女孩子未曾加入飞冲的队伍,而是站起身来大声道:“谢先生教导!”
伏申一愣,其他孩子也跟着一愣,继而陆陆续续地回到座位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谢先生教导。”
伏申瞧着这些还有点笨拙的孩子们,笑了。
“好了,都快去吃饭吧。”
学堂供应免费的午饭,具体的午餐写在食堂门口的木板上。
为了庆祝学堂开学第一天,中午吃猪肉灌汤水饺和煎包,另有一个鸡蛋和一杯牛乳。
伏申诧异地想,这公主殿下真是财大气粗,再多的家产也不够她这么折腾的。
所谓的饺子和煎包不会只有两个吧,那孩子怎么吃得饱?
他得瞧瞧。
孩子们在后堂人员的指挥下,按照个子大小依次排队。
打饭用的一种分格式的餐盘,最大的格子里摆了满满的饺子,旁边小一点的格子塞了两个煎包,还有鸡蛋。
牛乳是单独拿在手里的。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配置,可能考虑到饭量大小,分量有所不同。
因为学堂有规定,午餐必须在学堂内吃完,不允许带回家。
伏申看着货真价实的餐盘,默默挪开了眼神。
他还是回家吧。
下午是不用讲学的。
他回家吃即可。
结果有人叫住了他,“先生且慢,用了饭再走。”
伏申推辞,那人又说,“先生,殿下吩咐了,您的午餐是明明白白包含在契约里的。您本就未收束修,连饭都不用,殿下说她很过意不去。”
伏申想起那天签下的契约,规定了教学时间、工钱和一些细则,的确有伙食这一项。
那就吃吧。
伏申别扭地坐下了。
孩子们在家就没吃饱过,何曾吃过这么美味精细的饭食。
一顿哐哐哐,风卷残云般地给吃完了,吃完就跑出去撒欢了。
中午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下午是体能课。
授课的是殿下抽调来的兵士,就是教一些简单的列阵、跑步之类的。
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孩子们的纪律性。
伏申看着看着就入了神,然后他就发现队伍里有个孩子越看越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
后来,伏申熟知每个孩子姓甚名谁后,才终于确定,原来那个令他眼熟的孩子叫霍停,是故友的孙儿。
而那个第一个站起来朝他行礼的,叫霍璃,是故友的孙女。
这两个孩子是十三岁的双胞胎,容貌不同,性格迥异,哥哥霍停安静内敛,妹妹霍璃则是活泼开朗。
兄妹俩在永宁县开始了新的人生,也在此地遇到了往后最亲密的伙伴。
很久以后,大家都说, 永宁县有个娃娃铁三角。
是霍家兄妹和那个奴隶出身的新兵小统领柴云。
当然,此刻的柴云正在新兵队接受惨无人道的训练,队里有单独的学堂,他一整天的文武课程被排得满满的,根本出不去。
直到两个月后。
县里的学堂与新兵队展开了一场比试。
作为优秀新兵的柴云拍着胸脯表示,文试他不行,但比体能、比武力,他一个人上就够了!
然而信心满满的小新兵上了台,第一回合就被打了脸。
对手的年龄和他不相上下,明明长了一副英俊凌厉的眉眼,神情与声音却格外温润。
把他摔翻在地,还弯下腰来扶他,一脸的歉疚:“你没事吧?比武讲究点到即止,是我没把握好分寸,对不起。”
“……”
柴云正要大力挥开他的手呢,一听这话,挥出去的手硬生生收了力道,然后就落在了他掌心里。
借着他的力道,柴云站了起来。
“说什么对不起,是我技不如人。下次再比,我必不会再输给你。我叫柴云,你叫什么?”
“我叫霍停。”
霍停?
柴云神情古怪地盯着霍停看了两眼,“霍哥……不是,霍浔,你认识吗?”
霍停讶然地挑眉:“自然认识,那是我小叔。”
“……”
可恶,霍家人天生来克他的吧!怎么一个两个的,都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