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的就是想太多,一开始陷入了,便是无穷无尽的苦恼。大郎此刻的心情跌入谷底,不孝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一直自我批判着,自责与愧疚占据了他大脑。
“大郎、二郎、你们进来。”叶清云的声音从卧室内传出。
二郎看着自个大哥,在心里把大哥骂了个遍,忽然他发现大哥神色不对,像是快哭出来的样子。回想了最近,确实大哥被骂的次数有点多,大哥也不容易,还是不怪大哥了吧。
两兄弟走进卧室,大郎见自个娘眼眶泛红,扑通一声跪下了,声泪俱下哭的那一个伤心,把现场的其他人都哭蒙了。
“娘、是儿子不孝呀,没人为这个家做过什么,还把你给气哭了。”大郎跪在地上哭的撕心裂肺。
二郎闻言才回过神,看向娘赫然发现,娘真像是哭过一样眼眶是红的,而且刚刚爹抱着娘,那应该是哄娘来着。
叶清云被大郎哭的脑壳疼,扶了扶额。“再哭你就分家分出去吧,正好不用碍眼了。”
见自个爹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狠心的话,大郎像是看清楚了什么,自己在他们心里不重要。内心就更伤心更自责了,都怪自己一无是处还不听话,想哭都不敢哭了。
叶清云见大郎收了哭声,才缓缓开口道。“再过几日我要与郡守大人出门,大概一月有余才回来,在这段期间,你们照顾好家里。最重要的是照顾好你娘,做什么事情之前三思而后行,想想看你做不好,我会不会丢你去边疆。”
两人异口同声道。“是,爹。”
“你们来是何事?”
二郎才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急忙道。“吴有才的马被他牵走了,我和马厩和出城的官差打听到的,现在没人会出城门,所以官差就记住了他。”
“由得他去,现下战事已临近尾声,他此时不走待何时。”叶清云抿了口茶道。
“瘟疫都这样了,那两跟愣头青似的,居然还在干仗。”魏圆圆语气里都是嫌弃。
“那虎王被皇上定性为叛乱,下了折子要派兵南下,活抓虎王去了。”
“这下大皇子可就乐呵了。”魏圆圆笑着摇头道。
“那可不一定,听郡守大人说,现在最热门的皇子是二皇子东洲王。算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吧,这二皇子才是有底子的。”
见两愣头青儿子,一脸懵逼的样子,摇摇头道。“听不懂不要紧,管好你们的嘴就好了,不要事事的往外出传。”
“知道了爹。”大郎麻溜的应声道。
惹的二郎翻了个大白眼,大哥变了,变的会拍马屁了。
次日一早东亭镇难得一见,天空放了晴,堂厅里一大家子人围坐着吃早饭,大郎和春花两口子姗姗来迟,面色憔悴的很,眼下都是乌青的,夹菜拿筷子的手堵在颤抖,好几次的夹菜都掉在桌上。
叶母皱着眉头骂道。“使个筷子都使不好,这点力气都没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饿了几日了。”
“阿奶,我们这这是抄书抄的,我们昨儿个抄书抄了一宿,手酸的都抬不起来了。”春花嘟囔着嘴,委屈兮兮的道。
“你瞧瞧你说这话,你自个信吗?你说你把昨晚吃的太饱了,积食了睡不着,阿奶还能信一点,可你自己听听,你说的是什么话。”叶阿奶满眼嫌弃的道。
“真的,我说的是真的,不信你可以去我们屋里瞧瞧,你就知道我们有没有骗你了,就是字写的不是很好看。”春花面露尴尬,偷偷用余光打量婆婆,可婆婆埋头吃饭,压根没有要搭理她的意思。
“咋你们俩还抄书了,能看的明白不,不要白瞎浪费纸了。”叶阿奶丝毫不留情,打击着他们。
春花不敢吱声了,她刚刚就不应该开口,这会还得解释一遍,这说了不得又惹娘生气呀。待会爹得再罚一次,那不就是栽阴沟里了,她 才不干。
“大哥和大嫂惹娘生气了,然后爹罚他们抄书,抄的是孝经 呢。”二郎头也不抬,神补刀着道。
“你们俩咋不上天呢,日日变着法子招惹你娘生气,这日子过的太安逸 是吧,你爹罚的好,就应该罚狠一点。,不然长不了记性。
春花看着二郎怒目瞪眼,心里把二郎骂了个遍,吃个饭都堵不上你的嘴,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完了完了,娘连白眼都不带给她的。
大郎打定主意绝对不会吱声的,只要不反驳不吱声,有媳妇在轮不到他挨骂的。说的多了还得挨一顿罚,指不定罚的更凶。
“二郎,你吃完早饭去马厩,把马车赶回来,晚点我和你娘要出去一趟。”叶青云语气淡淡然道。
“是的,爹。”二郎挑衅着看了大哥一眼应声道。
“爹,娘平时出去都是我赶车的,要不还是我送你们去吧。”大郎低着头糯糯的道,全程不敢看自个爹一眼。
“不敢劳烦你大驾了。”
大郎看着自个娘,又看看着自个爹,见两人都不搭理他,又默默伤神了。
魏圆圆埋头吃饭,懒得搭理也没心思搭理他们,心里装着事情烦着呢。
吃早饭后三人往陆家巷去,稍作打听便知道陆稳婆的住处,马车行驶到巷子里,停在一处破旧的宅子前。魏圆圆吃惊的打量着宅子,宅子年代久远有些破旧了,篱笆院的围墙,围墙不高能看见院子里面。
破旧的院子却拾掇的雅致,柿子树下有一张石头的圆桌凳,上面摆放着字画,像是在字画等墨迹风干。石桌下摆放着几盘花草,冬日里开的正欢,生机勃勃的模样。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的柿子干,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着橙红色的光芒,如同落日般的红艳。
二郎走到宅子门前,朝里面喊道。“有人在吗?”
院子里跑出一男子,魏圆圆觉此人有点眼熟,而后才认出男子,发现是医馆遇见的那名读书人陆知书。
她没想到那么巧, 隐约记得医馆大夫说过,陆稳婆家里有个读书人,为了供读孙子把家底都花光了,该不是那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