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晨,明德堂门前早已聚集了众多求学者。这座由女帝亲手创立的学府,在她退位后的短短数月内,已成为天下士子心驰神往的圣地。
\"听说今天明德女帝要亲自授课!\"一个年轻学子兴奋地说,\"我专门从西域赶来,就是为了聆听她的教诲。\"
\"我也是。\"旁边一位女子附和,\"若不是女帝变革,我这样的女子哪有机会求学?\"
正说着,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众人回头,只见叶知秋和萧远珩并骑而来。退位后的女帝一袭素衣,不施粉黛,却更显几分超然气度。
\"先生。\"学子们整齐行礼。自从退位后,叶知秋就要求大家以\"先生\"相称,不再用陛下。
\"都起来吧。\"叶知秋翻身下马,\"今天要讲的是"为政之道",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众人齐声应答。
明德堂最大的讲堂内座无虚席。除了正式入学的学子,还有不少朝中官员专程来听课。叶知秋环视众人,目光中带着欣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在位极盛时选择退位。\"她开门见山,\"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台下顿时一片安静。这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终于要由当事人亲自解答了。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叶知秋徐徐道来,\"帝王不过是这片江山的暂时守护者。真正的明君,不是要把权力牢牢攥在手中,而是要培养更多能够守护这片江山的人。\"
一名学子举手提问:\"先生,但您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为何不继续\"
\"正因为是盛世,才更需要全身而退。\"叶知秋打断道,\"你们想想,如果连盛世都无法传承下去,那这盛世又有什么意义?\"
众人若有所思。叶知秋继续道:\"朝代更迭,表面上是君主的更替,实则是治国理念的传承。一个真正的盛世,不应该依赖于一个人,而是要靠制度、靠人才、靠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萧远珩在一旁补充:\"就像太医学院,不是只靠一个医者,而是培养了无数救死扶伤的人才。明德堂也是一样,要培养出更多懂得治国之道的人。\"
\"正是。\"叶知秋欣慰地看了他一眼,\"所以我选择在最好的时候退位,就是要让你们看到,权力的真谛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传承。\"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人都陷入深思。特别是那些朝中官员,更是感受到了深刻的启示。
\"说说你们的想法吧。\"叶知秋环视众人,\"作为未来的治国之才,你们是怎么看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的?\"
一个来自边疆的学子站起来:\"学生以为,权力应该用来造福百姓。就像先生在位时推广医术、兴办学堂,都是在用权力服务民众。\"
\"不错。\"叶知秋点头,\"还有吗?\"
一位女学子接着说:\"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制度。就像女科的设立,不是为了一时之便,而是要为后世立下典范。\"
讨论越来越热烈。叶知秋看着这些年轻人闪闪发亮的眼睛,心中升起一股欣慰。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让更多人思考治国之道,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
下课后,萧远珩陪着叶知秋在校园里散步。春风拂面,带来阵阵书香。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还是个小医女。\"萧远珩感慨道,\"谁能想到,你不仅创下了盛世,还开创了这样一个传承智慧的地方。\"
叶知秋望着来来往往的学子:\"我时常在想,母后和父皇在天之灵,看到这一切会不会欣慰?他们的女儿不仅完成了他们的心愿,还为这片江山开创了一个新的未来。\"
正说着,一个侍卫快步走来:\"林皇后派人来请,说是有要事相商。\"
\"走吧。\"叶知秋转身,\"看看这个学生又遇到什么难题了。\"
皇宫内,林月笙正在处理一堆奏折。看到叶知秋来了,连忙起身相迎:\"老师。\"
\"坐吧,说说看遇到什么问题了?\"
林月笙将一份奏折递上:\"是关于西域互市的事。有些商人想要绕过规定,私下交易。臣下正在犹豫该如何处置\"
叶知秋仔细看过奏折,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依律当严惩,但臣担心过于严厉会影响商路\"
\"说得对,但还不够全面。\"叶知秋放下奏折,\"治国之道,贵在平衡。既要执法严明,又要考虑实际情况。比如\"
她详细分析了各种可能的处理方式,以及每种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林月笙认真记录,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做得不错。\"最后叶知秋说,\"你已经开始学会举一反三了。记住,帝王不是要事事亲力亲为,而是要有驾驭全局的智慧。\"
\"老师教诲,学生谨记。\"林月笙恭敬地说。
回程路上,萧远珩感叹:\"你现在的样子,越来越像个智者了。\"
叶知秋笑了:\"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以智者的身份守护这片江山,比坐在龙椅上发号施令更有意义。\"
夜幕降临,明德堂的灯火依然通明。远处传来学子们研读典籍的声音,近处是笔墨沙沙的轻响。叶知秋站在窗前,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期待。
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以智慧传承治国之道,以教化延续太平盛世。而她,正在亲手开创这个传承千秋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