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洒在太医学院的院落里,药圃中各色药草正在抽芽生长。叶知秋站在回廊下,看着来来往往的学子们。自从改革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陛下。\"叶知暖快步走来,\"各地的报告都到了。普济医馆进展顺利,百姓们都说从未见过这么好的事。\"
\"说说看。\"叶知秋示意她继续。
\"尤其是女医的推广很成功。\"叶知暖翻开记录,\"许多女眷都说,终于不用再害羞了。甚至有些偏远地方的百姓,特意走几十里路来看病。\"
叶知秋点点头:\"这才是朕想要的。医者仁心,就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救治。不过\"她看向药圃,\"光有医馆还不够。\"
\"陛下的意思是\"
\"要建学院。\"叶知秋目光坚定,\"不仅是医学院,还要有女子学院、武学院、经学院让天下人都有求学的机会。\"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虽然科举改革已经推行,但建立这么多学院还是前所未有的。
\"陛下。\"礼部尚书忧心忡忡,\"此事是否太过激进?朝廷的财力未必\"
\"财力?\"叶知秋冷笑,\"江南案查抄的赃款,西域互市的税收,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无人敢答话。那些原本藏在少数人手中的财富,如今都用在了正道上。
\"传朕旨意。\"叶知秋目光如炬,\"即日起,在京城设立六大学院。太医学院为首,下设女子学院、武学院、经学院、工学院、律学院。各地也要相应建立分院。\"
这道旨意一出,整个京城沸腾了。无数怀才不遇的人看到了希望,纷纷开始准备入学考试。
\"陛下。\"萧远珩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西域几个部落也派人来求学!\"
叶知秋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啊。让他们来。正好借此机会,增进文化交流。\"
改建工作立刻开始。后宫的许多空置宫殿都被改作校舍,还特意设计了适合各类学习的场所。很快,一座座庄严肃穆的学院拔地而起。
\"这是女子学院的图纸。\"林月笙展开图纸,\"除了经史子集,还加入了女红、音律等课程。另外\"她压低声音,\"还偷偷加了些骑射和武艺。\"
叶知秋笑了:\"不必偷偷摸摸。既然要学,就光明正大地学。女子也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各个学院很快热闹起来。太医学院自不必说,早已声名远播。女子学院的报名人数也远超预期,甚至有富商专门派女儿来求学。
\"陛下。\"叶知昭有些为难,\"学生太多了,教习人手不够\"
\"让新科进士来教。\"叶知秋当即拍板,\"正好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
这个主意立刻得到认可。新科女进士们纷纷请命,要在教书育人中施展才能。其他学院也很快有了着落,各有特色。
武学院由萧远珩亲自督导,不仅教授兵法战策,还要下马学农,了解民情。工学院设在城郊,专门研究各种器械制造。律学院则由大理寺配合,让学生参与实际案件的研究。
\"陛下真是高明。\"萧远珩感叹,\"这些学院不仅培养人才,更是在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
确实如此。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学,朝野上下的气象都为之一变。就连一些守旧的大臣,看到自家女儿在学院中的出色表现,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改革的正确性。
\"报!\"一个信使快马加鞭而来,\"江南那边求援!说是医者不够,想请太医学院派人支援!\"
叶知秋立即召集姐妹商议。很快,一个更大胆的主意诞生了——在各地建立医学分院,就地培养人才。
\"这个主意好!\"叶知暖兴奋地说,\"这样就能让更多人学到医术,也能让各地的土方、草药都得到研究。\"
计划很快付诸实施。各地纷纷腾出空地,建立分院。一时间,求学之风蔚然成风。
\"陛下。\"一天傍晚,萧远珩带来一个特别的请求,\"武学院的学生想请您去讲课。\"
\"朕去讲课?\"叶知秋有些意外,\"讲什么?\"
\"他们说,想听您讲述平定江南案和处理边境危机的经过。说这比任何兵法都实用。\"
叶知秋笑了:\"好啊。正好让他们知道,打仗不光是要懂兵法,更要有治国的远见。\"
这堂课一开,立刻轰动整个京城。其他学院的学生也纷纷请求旁听。叶知秋索性下令,允许各院学生互相选课,打破学科界限。
\"这不成了大学堂了吗?\"叶知昭笑道。
\"有什么不好?\"叶知秋反问,\"让他们多学些东西,对朝廷、对天下都有好处。\"
夜色渐深,叶知秋站在学院的最高处,看着下面星星点点的灯火。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个求知若渴的灵魂。
\"怎么又不休息?\"萧远珩走到她身边。
\"在想一件事。\"叶知秋轻声说,\"母后生前就想推广医术,让天下人都能看得起病。如今我们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让更多人有了求学的机会。\"
\"陛下做得很好。\"萧远珩柔声道,\"这些学院,会成为盛世的根基。\"
叶知秋靠在他肩上:\"有你在朕身边真好。每次遇到难题,你总能给朕最好的建议。\"
夜风送来阵阵书香。在这个求知的时代里,无数颗种子正在生根发芽。而这片由女帝亲手培育的沃土,必将孕育出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