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报将军,有一股来自东方的楚军已经进入到韩边界,并对我国部队所在的城市进行围攻,我军指挥官担心无法守住此地,特派我前来请求您的支援”。正当易风结束他的计划时,另一个士兵跑来进行通告。“楚国派兵来了吗 易风轻声道。 “那么楚军的实力如何” 易风问得更深些,“请沿路上守卫的官员若遭到楚国进攻,则只能象征性的防卫一段后再全面撒回至新郑”。易风随后继续发布其新命令称。
“杨端和!”易风继续喊道。
“末将在!”杨端和立即站出来恭敬回应。
“本将军命你率领五万大军,从韩国南部绕至韩楚边境,潜伏待命,等我的命令后再切断楚军的退路。”易风接着命令道。
“是,将军!”杨端和鞠躬接令,随即集结五万大军,从新郑城的南门出发,先向南进发,随后再绕路前往楚韩边境,准备切断楚军的退路。既然楚军也参战了,就把他们都留下。
紧接着,易风开始在新郑城外选择两处险要地形,布署兵力进行伏击,等待魏军和楚军的到来。
正当易风忙碌地布置伏兵时,魏军与楚军不断攻城略地,一路顺风顺水,逐渐变得愈加自信,觉得秦军并不难对付,恨不得即刻抵达新郑城下,与秦军一决高下。因此,他们不停朝新郑城推进。
但他们并不知道,易风已经布置好的两支大军早已在其必经之路上等待。
(请订阅)
新郑城以东及东北约八里外,有着一片绵延的山丘。这山峦连绵之间,仅有两条大道能够通往新郑城,其它皆为崎岖的小路,不适合大军通行。
两条大道分别位于东侧和东北侧。
沿着这两条大路旁的山林深处,分别埋伏着两支部队。他们仿佛猎人一般,耐心等待目标出现。
这两支部队正是由易风安排在此伏击的秦军,各拥两万人马。
此外,这两支部队相距并不遥远,便于及时相互支援。魏军和楚军如欲进攻新郑城,必须通过这两大通道才行。
当杨端和带领五万兵马离去后,易风在新郑城里只剩下五万兵马。他自己率四万人马在外布防,并留一万人镇守新郑。
同时,他们埋伏之地距离新郑城不远,一旦新郑受袭,他们能迅速返回驰援。
易风立于山顶,极目远眺。
这个位置是他精心挑选的。凭着超强的目力,他能看见两里之外的情形,若大军由此接近,可以立即觉察。
只是,在此等候两天,却一直没有魏军和楚军的身影。倒是有不少撤回的新郑城其他驻地的秦军赶来归队。
易风将这些秦军悉数编入,加入埋伏。短短两天,通过此两条大道归来的秦军人数达到一万人。
因此,易风手下这两批伏兵人数分别增加到了两万五千人。
“下雪了!”到了第三日,易风未等到魏军或楚军增援,却迎来了冬季里的第一场雪,而且雪越下越大。
“传达本将军的命令,全军撤至山的另一侧,并在那里扎营驻守。”易风发令道。
大雪已至,而魏军与楚军很可能在这两天内也无法赶来,故此他们的伏击计划已告失败。因此他命全军在靠近新郑城的群山一带设营。
说来这场大雪对魏军和楚军来说也算是个意外的帮助。自然,也有坏的一面,即由于下雪的关系,魏军与楚军行动会变得更艰困。
易风接着下令秦军开始构建防御设施,挖掘战壕,堆高壁垒,并预备巨石与檑木等装备。同时还运送自新郑城取得的防御武器至这两个营地中。
其后,易风将负责两个营区大军的权利交予赵小虎与孙小雨两人手中,留下张小山守备新郑城。新郑作为如此重要之地,不能有任何闪失。他还嘱咐赵小虎及孙小雨二人只须固守营寨,就算魏军或是楚军出现,也不许主动迎敌,只要坚守阵地即可。
凭借这二处的坚固防守,再加上各营地中的两千五百兵力,即使是面对十万规模的魏军或楚军,也有实力坚持至少一至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