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和城内街道上早已尸横遍野;秦国的兵勇们兴高采烈地清理残局。一方面,他们在清扫战场之余还在相互吹嘘各自的功劳, 沮击了几何敌众,夺取了几许首功。同时,在心底对这种轻而易举就能攻占韩|国京城的事迹,充满了震惊之感,简直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难以置信。
当看到易风带着韩王的人头走过,所有的秦兵无不对他鞠躬施礼表示恭敬之情,他们的眼光充满炽烈景仰之意。
即使只是名青少年战士,年仅十四,易风在军中的威望和影响依然无人能出其右。对他而言,他是将士心目中的传奇。
\"将军,那个人头是谁的?\"
张小山,赵小虎及其他将领看见人头,满脸好奇心地围上前来询问。
“是韩王的。”易风淡淡一笑说道。
只有面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张小山和赵小虎时,易风的笑容才会多一些。
经过一次次大战的历练,张小山、赵小虎以及孙小雨等人逐渐成熟起来。
如今,他们经历了多次爵位晋升,早已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期,每个人都变得更加沉稳冷静。
看着他们的进步与成绩,易风感到非常欣慰,总算不负虎叔和山叔的期望。
“韩,韩王的?”
张小山和赵小虎听了这句话,微微一愣,脸上露出诧异的表情。
他们原本以为韩王和他的族人都已经逃离,正烦恼如何向易风解释。
易风是基于对他们的信任才派他们去攻打皇宫和其他贵族府邸。
现在听说擒获的是韩王本人,他们都长长松了一口气:幸好韩王未能逃脱。
看着易风那种轻描淡写的样子,张小山和赵小虎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当初和易风一起出来的时候,大家年纪相仿,如果没有易风的引领与帮助,也许早就已经不知所终了。此刻能够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全靠易风的扶持,对此二人内心充满感激和敬仰。自从跟随易风起便与他生死与共。
于是张小山、赵小虎等继续率领着秦军打扫战场上的混乱局面,而易风则是步入王宫一处殿堂,叫来了一个懂得写字的将军前来协助书写。他要给秦王赢政写报告,确切说是准备呈递一封负荆请罪的奏章。
这次虽然未收到秦王赢政的明确指示便擅自率大军剿灭韩国,但是即使赢政不责怪且感到喜悦之余,易风依然认为应做到周全以避嫌,毕竟在官场中行事复杂多端,并非战场单纯。
从战国四猛将之一的廉颇、李牧遭遇可以看出,官场风险重重;倘若稍不留神,甚至可能招致身死。
诚然这种情况与其所在国家君王治理有关,不然也不可能致使廉颇与李牧遭遇悲惨结局。
然而,易风深信秦始皇嬴政绝非那种对待功臣之人,这也是他最终统一六国的依据。
秦始皇帝胸怀博远非凡人所能理解,比如统文字之策可见一般。
而且,秦王嬴政几乎没有杀害过任何一个功臣。
或许这与当年白起的死有关。白起之死是源于上上一代秦王的决定,嬴政因此吸取了教训,不会再重蹈覆辙。
易风完成战报,不,准确地说是请罪书后,即刻派人将请罪书和韩王的首级送往咸阳。
不知道当秦王与朝中大臣见到这份请罪书会作何反应。但凭借此次灭韩的大功,定然足够平息朝廷内的非议之声。
“什么?秦军居然开始进攻韩国了吗?”
“率领军中的依旧是那位手持巨锤之人?”
“韩国的几个城池已经被秦军占领了?”
在魏国都城大梁的宫殿内,魏王与群臣听见韩国来的使者的汇报之后,个个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他们没有想到秦国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对韩攻击,更没有想到领兵作战的是易风。以其实力及迅速攻克城池的能力,恐怕只需要数天就能把韩国彻底击垮。
“望魏王速发援兵拯救我韩,否则我们国家真的危在旦夕。”韩使恳切地对魏王说道,“假如秦灭掉韩国后,你们就是下一个目标了。”使臣接着说道。
魏王及文武群臣听罢,表情都充满焦虑。深知此言不虚,唇亡则齿寒;倘若韩国沦陷,魏国同样岌岌可危。
赵国已然 ,他们不能再袖手旁观韩国的覆灭。但是内心又有忧虑,首先是忌惮强大的秦军不愿轻易与其交手;其二则是怕即便是派出大量援军,依然难与秦军对抗,不仅无法救助韩国甚至还会让自己深陷其中,得不偿失。况且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大雪将至,行军困难重重,作战更是艰难。
“现在韩国还能有多少兵马可用?”魏王接着问道。他想要先探明韩国的具体状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