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
临近清明时节,早春的风携着暖意,轻轻抚过山峦。
新雨过后,榆树嫩绿的枝条带着生命的悸动悄然抽出新芽,泥土湿软,几乎是一夜之间,各样野菜也悄悄探出头来,爬满山坡。
许夏和青梅两个人背着背篓和长杆,在山头薅了一上午,两个篓子都装得满满当当。
“今年这榆钱颜色也太漂亮了,真水灵。”
青梅抓了一把榆钱放在手里细细看,总觉得今年的榆钱格外绿,一掐都能出水一样。
许夏笑了笑,将长杆收起来,“今年肯定比去年好,去年这时候雨水太多,都涝了,味道寡淡的很。”
青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没反驳,但心里总觉得还是不一样的。
不是比去年好,这榆钱好像比她从小到大吃的那些长得都好,味道也更清香。
不过自从夏夏姐回村之后,这山上是什么都长得好,小小榆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想到鲜嫩的榆钱窝窝,青梅立刻将刚才的小心思抛之脑后,只顾着流口水了。
“走,看看得宝叔那边怎么样了。”
许夏背起背篓,撑着杆子往旁边的树林里走去。
春天一到,温度上来,林下的野山菌也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不东临纪的马良又闻风而来。
去年夏天那批野山菌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东临纪的名头也更响亮了,所以今年菌子一露头,他就立刻开着小汽车过来,生怕来晚了被人捷足先登。
刚进林子里,许夏就看到许得宝和马良结伴出来,手里的小篮子里装了不少颜色和形状各异的嫩菌子,个头都还不是很大,但也饱满水灵得很。
“怎么样,马老板,看得还行吗?”许夏问。
马良搓搓手上的土,嘿嘿一笑,“行啊,怎么不行,你们这菌子真是一年比一年好,跟吃了大补丸似的,我一掐就有数了。”
旁边的许得宝也适时道,“今年山上的菌子确实出得早,长得也快,除了去年的鸡油菌和牛肝菌之外,还多了些羊肚菌、牡蛎菌和茶树菇,黑木耳也不少。”
许夏点点头,“行,那马老板待会儿你考虑考虑,要哪些种类,后边每天派车过来拉货就行。”
“对了,中午就留这儿吃饭吧,刚下来的嫩榆钱,中午蒸窝窝吃。”
“榆钱啊。”马良眼前一亮,这可真的是时令美食,每年就吃那么几天,稍微晚些就不够嫩了。
这玩意儿在城里还真不好找。
“走走,赶紧下山吧,被你一说还真是饿了。”
马良乐呵呵的提着篮子往下走,颇有几分迫不及待的模样。
到了院子里后,许夏和青梅就赶紧找了大盆将榆钱倒进去开始淘洗,顺便将一些枯枝烂叶捡出去。
洗净摘好之后,青梅又从屋里舀了一勺白面,一勺棒子面倒进去,顺便又捏了一撮花椒粉和十三香提味,还放了一点点小苏打,可以让蒸出来来的窝窝头颜色更漂亮更青翠。
放完这些配料之后,青梅就把盆子里的面粉和配料跟叶子搅拌均匀,使劲儿揉搓,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些干,多揉一会儿,嫩榆钱出了鲜嫩的汁儿,就可以揉成团了。
她把面盆往外面一放,又从厨房里端了蒸锅过来,两个人就开始揣窝窝头,胖胖一个,底部戳个洞,还没蒸出来就已经清香味十足,引得旁边洗菌子的马良鼻子不住地往这边凑。
这时候铁锤也背着一筐香椿芽和柳芽从外面回来,入春之后,这些小菜都疯长,随便一摘就是一大筐。
许得宝笑眯眯地接过来,掐了根嫩香椿在嘴里嚼嚼,“嗯,味儿不错,一会儿拌个小豆腐。”
“还有这个,昨天用这个炒鸡蛋可真香!”
昨天许得宝掐了一把嫩柳芽来炒鸡蛋,没想到让铁锤给吃上瘾了,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柳树也能吃。
“行,那再来盘柳芽炒鸡蛋。”
许得宝把筐子接过来,顺便又把马良洗好的鲜菌子带进去,没多长时间,厨房里便飘来浓浓的香气。
酱油肉炒杂菌,辣椒炒牛肝菌、柳芽炒鸡蛋、香椿拌小豆腐,还有青梅那里刚出锅的榆钱窝窝。
除了一点酱油肉之外,今天是几乎是一桌全素宴,但平时无肉不欢的马良却胃口大开,尤其是榆钱窝窝,鲜香软糯,清香中带着一丝甘甜,拳头大的窝头,连吃两个还不够。
除此之外柳芽和香椿也各有各的滋味儿,一口入春。
“嗯,你家这野菜味儿太正了。”马良手里还掐着一个榆钱窝窝,嘴巴撑得鼓鼓囊囊的,感觉比他小时候老爹给做的还好吃。
“不行,这榆钱和柳芽也卖给我点吧,还有你们山上的野菜,现在应该也有不少了吧,肯定得火。”
许夏一时失笑,“行啊,除了香椿芽和柳芽,还有荠菜、马齿苋、马兰头什么的,漫山遍野都是,估计给你们供上个十天半月不成问题。”
今年有玉露滋养,山上不光是树长得好,野草也开始疯长,每天找工人除草都是个大工程,当然连带着也清出来不少野菜,有时候吃不了都浪费了,怪可惜的。
要是以前许夏还可以挖了去县城里大集上卖卖,但现在山上这么忙,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去干这些杂活儿。
“那太好了,有多少要多少,跟这一比,我们店里采购的那些简直就是牛吃的!”马良一脸愤懑。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他现在觉得许夏家的草都比人家的好。
“行,那待会你也列个单子,以后早上一块给你装货。”
对于这笔生意,许夏自然乐见其成,她也没想到一顿饭的功夫,来看野山菌的马良又把山上的野菜也全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