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了口子,后面的人迅速跟上,一时间,各大网站上全是吐槽电影价值观的帖子。
标题一个赛一个得惊悚。
[我为什么讨厌嬴佳?让年轻人沉迷在“爱情”与“成功”的幻想中,看不见现实的苦难。]
[华国电影的棺材板,国产浪漫在于意淫美国不如我?]
[营销的神,细数嬴佳将“爽剧”营销成“绝世好剧”的千层套路。]
[有一种讨厌的人被所有人发现的爽感。]
[……]
国内形势严峻,《华国合伙人》在海外的情形也不容乐观。
有《电锯惊魂》和《功夫》的打底,嬴佳的电影不愁发行商,在谈国内发行权的时候一并将海外发行权卖出去了。
只可惜,海外观众对《华国合伙人》并不买账。
诚然,草根逆袭的故事在哪里都受欢迎,写得好的甚至被奉为名著流传千古。
但《华国合伙人》显然还够不上这点。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的背景。
东亚和欧洲地区还好说,作为电影“反派”的美国,市面上所有的影评杂志和官方网站都给予了不友好的评价。
烂番茄新鲜度22,爆米花指数33,成绩差到难以想象。
翻遍评论,大部分都在吐槽电影里的刻板印象,美国是最讲究平等的国家,不会歧视亚裔。
《美国娱乐周刊》更是名言:the winner试图用一部电影来表现美国的种族歧视,殊不知,她这样的表现才是种族歧视。
在美国,种族歧视是红线话题,一旦被扣上这样的帽子,投资人、电影发行方甚至演员都不会再考虑这位导演。
一时间,嬴佳在美国的风评差到了极点。
就连伊森·莫顿都打电话来问嬴佳,“嬴导,您拍摄电影的时候,真的是那么想的吗?”
嬴佳没什么反应。
她从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便已经想到了如今的结果,如今并不意外,心平气和地对伊森·莫顿道:“伊森,那只是一部电影,就和你们拍的得所有关于亚裔的电影一样,由故事和冲突构建起来的电影罢了。”
挂了电话,嬴佳继续翻看着手中的报告。
这是一份卢米埃尔影业2053年2月份的财务报告。
显示了本月的收入是个亿。
嬴佳心中奇怪。
电影刚上映一周,票房还没有结算,过年期间,他们公司除了常规的周边业务之外并没有开展其他的项目,正在筹备的电视剧也处于拍摄阶段。
哪里来的进项?
嬴佳往后翻了一页财务报告。
上面赫然显示。
营收来源:顺德教育、梦成留学咨询、乐乐英语学校、周末疯狂英语……
嬴佳:?
她抬起头,语气困惑,问坐在自己对面的凌丽。
“我们公司还进军了教育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