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荒年农民的收成下降,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只能向地主借钱买粮食,他们又趁机提供利息很高的高利贷,让农民欠下大批债务,最后不得不破产,将土地低价卖给他们,变成他们的佃户。
历朝历代,每个朝代的土地兼并都是这样一点点的进行的。
土地兼并到了最后阶段,国家的自耕农数量大降,交税的人数下降,国家收不上税,不得不加税。
加税导致税收负担进一步加重,底层民众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一旦遇到天灾,就很容易形成大面积的饥荒,从而导致大量百姓饿死,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能竖起反旗,起义造反。
而大规模的起义会造成社会动荡,国力下降,就算挺过了这一次的动荡,也只会进一步的加深内部的矛盾,继而引发下一次更大规模的动荡,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从秦始皇以来,天朝的历朝历代很难跳出300年亡国的怪圈,基本原因就在于土地兼并的速度在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只能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重新洗牌,造成大量土地沦为无主之地,等到新的朝代建立之后,有足够多的土地可以分配,战争也消灭了大量的人口,新朝才能在已经亡国的旧朝的尸体上重新崛起。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旧朝代灭亡的时候,战争打的越激烈,造成的破坏越大,新朝代的国力就会越强,繁荣持续的时间也就越久。
历朝历代的亡国经验证明了,如果大汉帝国不想重蹈以前朝代的覆辙的话,就必须要打破这个历史循环。
而打破这个历史循环的关键,就在于要将地主阶层彻底消灭掉。
从事生产的是农民,地主本身并不生产,而是纯粹的食利阶层。
所以从社会价值上来说,地主毫无价值。
但是,他们却敛聚了大量的土地和资产,并且实质性的降低了农民的生产力,导致底层百姓的负担变得更重。
这使得国家的生产力下降,统治危机加大,发展潜力被压制住了。
消灭掉这个阶层,由他们掌握的那一大部分财富就能释放出来。
到时候国家吸收一部分,可以极大的改善国家的财政格局,有更多的钱去修建更多的学校、医院、公路、桥梁和铁路等基础设施。
还能有钱去开采矿产,开办工厂,增加就业,提高民众的收入水平,并且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这些钱在国家的手中起到的效果改善了民生,拉动了经济的发展!
民众们吸收剩下的部分,就能极大的改善他们目前窘迫的生活条件,让民众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而民众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面的钱变多了才有钱去消费。
而消费又能进一步的拉动社会的经济增长,从而对国家的经济运行起到正反馈的效果。
所以,从长远来看,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都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不进行土地改革,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底层民众的生活负担会很大,社会动荡的风险增加,治理成本也会增加。
短期来看,汉军的各种基础设施的修建需要征地,如果不打倒地主的话,他们肯定会雁过拔毛,从汉军的征地中狠狠的敲诈勒索一笔,既影响了铁路修建的进程,也会造成国库的极大损失!
所以,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汉军都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掉地主的问题。
于是,在鄂省首府江城,林千羽下达了对全国土地进行清理,并且改革的命令。
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再将土地的使用权分配给真正需要土地的农民,将土地从地主的手中解放出来。
在这期间,对于个人持有10亩土地以下的农民按照市场价进行补贴收购。
10亩到100亩之间的土地按照市场价的十分之一收购,100亩以上的土地按照市场价百分之一的价格收购。
这样一来,贫农的利益能得到保障,中农的损失会降低,真正的地主则要被清算,至少损失95以上的资产。
当然,他们可能会不甘心,如果不甘心的话,那汉军不介意把剩下的5也一并没收掉!
土地没收之后,包括地主在内,如果愿意继续种地的话,可以分配土地给他们使用,然后再按照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征收农业税。
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获得启动资金的话,农业税是很重要的一个收入来源。
考虑到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所以农业税收甚至是政府最大的财政收入,因此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取消农业税的。
但是征收了农业税之后,其他杂七杂八的税赋就全部取消,简化税收流程,民众的徭役义务将在十年之内逐步取消。
服徭役是自先秦时代以来农民身上的一项重要的义务,这东西迟早是要废掉的。
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就废除,因为在财政收入达不到要求,没办法花钱请人做事的情况下,服徭役可以让政府免费白嫖农民的劳动力,对帝国初期而言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利用这十年的时间,汉军可以征召足够多的劳动能力去完善乡村和县市一级的基础道路的修建,帮助农村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解决出行不便的问题。
除此之外,诸如水库、水塘、河流改造等各种水利设施的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