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颐(1033年 - 1107年),字正叔,是北宋着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1 生平经历
程颐出生于一个官僚世家,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年少时与兄长程颢一起求学于周敦颐,由此奠定了理学基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讲学活动。
宋哲宗初,司马光、吕公着推荐他为崇政殿说书,给年少的哲宗皇帝讲学。他在讲学时,常以师道自居,表情严肃,这使得皇帝和一些朝臣都对他有些敬畏。后来因为卷入新旧党争,他被削职,贬到四川涪州等地。
2 学术成就
理学思想:程颐是理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认为“理”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皆由理而生。并且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来获取知识,进而领悟天理。比如,观察四季变化、植物生长等现象,去探寻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育贡献: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他讲学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自得”,即自己去领悟知识,而非单纯地记忆。
3 着作及影响
程颐着作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等。他的理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形成了程朱理学体系,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官方的正统思想,主宰中国思想界数百年。
程颢(1032 - 1085),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是北宋着名的理学家、教育家。
1 生平经历
程颢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嘉佑二年(1057年),程颢考中进士,之后他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
在地方为官时,他推行儒家的仁政理念,关心百姓疾苦。比如,他在晋城当县令时,“泽州晋城令,民以事至邑者,必告以孝悌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教导百姓践行儒家道德准则。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程颢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排挤,后转做闲职,便把精力主要放在讲学上。
2 学术成就
理学思想:程颢是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并且天理是永恒存在的。例如,四季的更替、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等都是天理的体现。他还提出“天人本无二”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性论观点:主张“性即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为天理是善的。他认为人之所以会有恶的行为,是由于受到外界的诱惑和欲望的蒙蔽,只要通过修养,去除私欲,就能恢复善性。
教育理念:程颢重视教育,在讲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内心自觉。他强调“以识仁为主”,即让学生领悟仁的本质,并且倡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
3 历史影响
程颢与其弟程颐共创“洛学”,奠定了宋代理学的基础。他们的理学思想经过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封建社会后期官方的正统思想,对中国哲学、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宰中国思想界数百年。其着作有《定性书》《识仁篇》等。
《定性书》是程颢的重要理学着作。
1 主要内容
关于“定性”的阐释:书中的“定”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一种心境的稳定。程颢认为,所谓“定性”就是不要让外界的事物扰乱自己内心的平静,即“动亦定,静亦定”。他主张人们应该以一种不被外物所牵引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例如,无论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和稳定。
处理外物与内心关系的观点:程颢提出,人们不能被外界的利害关系所左右。他认为,“与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两忘也”,意思是不要片面地强调内心或者外界的影响,而是要忘记内外的区别,以达到一种自然顺应天理的状态。
-关于人性修养的理念:强调通过修养来达到定性的境界。这种修养不是刻意地压抑情感,而是让情感自然地顺应天理。他反对那种强行克制自己情绪的做法,认为“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即要有一种公正无私的心态,坦然地面对外界事物。
2 思想价值与影响
理学思想的深化:《定性书》是程颢理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深化了对人性和道德修养的认识。它为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关于心性修养的重要理论,对于理解程颢乃至整个理学派别的思想体系有着关键的作用。
对后世的启示:在后世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从哲学角度看,它关于内外关系的思考,引发了后人对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在伦理学方面,其道德修养的理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心态和道德品质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其对于情绪管理和心态稳定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学术传承中的地位:它是宋代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献,对朱熹等后世理学家也产生了启发,在理学的学术传承和思想演变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
起源背景:
理学的产生受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多种因素影响。唐朝中后期,佛、道盛行,传统儒学受到挑战。面对危机,一些儒家学者开始思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重振儒学,吸收佛、道的思想来丰富和发展儒学。
主要内容:
核心概念是“理”或“天理”:理学家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例如,二程(程颢、程颐)主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朱熹进一步说明“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
在伦理道德方面:理学强调“三纲五常”是天理的体现。“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准则被看作是永恒不变的天理,人们需要遵守。
在人性论上:有多种观点。比如朱熹提出“人性本善”,但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纯粹的善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气质之性”则因气禀不同而有善恶之分。
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是重要的方法。“格物”就是通过接触和研究事物来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则是将穷究的知识加以深化和扩充。例如,朱熹认为要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观察、研究来领悟天理。
主要流派
程朱理学:由程颢、程颐兄弟奠基,朱熹集大成。这一派别的思想在南宋后期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都有深远影响。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注重对经典的阐释,通过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着作的注释来传播理学思想。
陆王心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观点,认为天理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物去寻求。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为“致良知”,良知是每个人先天就有的,人们要通过自我反省来发现和扩充良知。
历史影响
积极方面:
理学重塑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巩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使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稳定。
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理学注重讲学、书院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许多书院都以理学思想为教学内容。
消极方面:
“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性。
理学后期逐渐僵化,成为明清时期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