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迟率军追击,一直追到西南边境后,没有再追了。
因为靡婆边境皆是丛林沼泽,危机四伏。
对于不熟悉地形的大瑜军队来说,犹如地狱。
袁迟派出去探路的一队人马几乎全部折损,只留一人逃回来。
眼下阿那罗和阿吕应都死了。
靡婆也退出了边境。
若强行率兵进入靡婆,对方占了地利,他们恐怕要折损五成人马。
袁迟不想让手下的兄弟们白白送死。
这些将士们背后的妻儿父母都在家中等着他们归去,何必要让大家埋骨异乡?
袁迟:“就先在此处驻守吧,待我上一封折子,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大军暂时驻扎在边境。
袁迟上折子之前,去岭南各州看看情况,顺便将当地的情况一起上奏。
他让奔波劳累的副将和士兵在军营休息,自己带了两个亲信走。
袁迟先到了交州,再到了邕州。
各个县城都是一片战后的荒凉,城内皆是砍杀和火烧的痕迹,不少房屋都要重建,连县衙都塌了一半。
至于当地的百姓,少部分已经回到城里,有的还躲在乡下,有的在回来路上,还有的也许就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行军打仗难,但打完了仗,百姓也难呐。”
袁迟摇头叹气地离开邕州,前往浔州。
之前追击阿那罗他们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停留在浔州。
袁迟记得,阿那罗这一支队伍在浔州停留得最久,想来浔州的情况也许更惨烈。
浔州的治所在白云县。
当袁迟带着两个亲信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在白云县的县城门口,看见络绎不绝的人流时,三人面上的表情都有点复杂。
两个亲信挠挠头:
“将军,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没走错啊,城门上写着白云俩字呢。”
“好像不太对……”
袁迟道:“进去看看再说”
艳阳高照,城内人来人往。
马车、驴车还有挑着扁担的商贩互相避让着从主街走过。
街市中,店铺林立,屋宇不见有破损火烧的痕迹,五彩布幌子在风中招摇。
“磨剪子咯,戗菜刀~”
“客官来杯饮子,清凉去火啊……”
“大爷,给孩子买个糖人回去?”
袁迟等人从中走过,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三人都很惊讶,白云县的景象和之前去过的县城大不一样。
百姓们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回来了,而且城内屋宇保存得这么好,很少见到要重建的。
事先接到口信的顾刺史在州衙门接待了袁迟。
顾刺史让衙门里的小厨房多做了两个菜,招待袁迟一起吃个便饭。
“袁将军和将士们长途奔波,辛苦了,多亏将军神武,将靡婆人驱逐出境,还岭南太平。”
顾刺史敬了袁迟一杯。
袁迟饮了酒,感叹:“若是能再来早些就好了。”
二人在京中从未有过交集,年龄也差了一辈,但席间说话还算投缘。
袁迟问及白云县为何不像受战祸的样子,顾刺史摸着胡子笑:
“我们浔州有宝地。”
顾刺史简要说了事情因果,宋县令规划将白云县的百姓转移到黑山乡,而后大家在黑山乡共同御敌,逃过一劫。
“阿那罗真的三次率军进攻不曾攻下?”袁迟目露惊疑。
靡婆的实力他亲身体会过了,绝非乌合之众,可小小一个乡,竟然能挡住靡婆军队的攻势,甚至能生擒阿那罗。
顾刺史语气中颇有几分骄傲:“黑山乡与寻常乡里有几分不同,再加上天时相助,故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