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天一夜,北渡的军卒达两万余人,再加上原先留守汉阳和阳逻堡的火铳营,江北防守的兵力达到了近三万人。赵行德一待御赐的金银钱送到,当即分与众军,上下一视同仁,都发给一枚“圣宋通宝”银质御钱,待将来与辽兵接战后,再视军功颁发金银御钱,此番恩遇非常,诸军欢声雷动。许多军卒一辈子都只用过铜钱,没用过金银,更欢喜得跟什么似地。有人将御钱刻上自己的姓名,有人把御钱缝在帽子里,有人缝在裤腰上,有人缝在内衫内面,有人则用绳索挂在脖子上。
“老王,把你的赏钱卖给我怎么样?”李伯药笑问道,“我出两百钱。”
王邦疑惑地看他了一眼,从怀里摸出了银质制钱,拿到嘴边吹了吹,又放在耳边听响儿。这是发下御钱以后才学会的动作,王邦投军前是穷得叮当响的,也不知道银子吹响是什么动静。李伯药见状笑得更欢,拍着他的肩膀道:“别吹了,御制银钱哪能有假?这一枚足色两钱银子,折成市价,正好是两百钱,说好了,咱们两不相欠?”说着就从怀里摸出两百铜钱。铜钱用红绳子穿了,一大摞沉甸甸的,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看上去要比小小的银御钱有诱惑力得多。
王邦不禁有些心动,正待答应。都头于希田看不过去,笑道:“伯药不要欺负老王,他将来后悔,说不定要和你动刀子。”他走过来,将王邦已经伸出一半的手推了回去,对他道,“好生收着,这个是无价之宝。如果咱们能活下去,就把它一代代传下去,家门光彩,莫说两百钱,就算是两百贯,两千贯也难买的。”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异样,目光朝着远方,正好邓素和赵行德一边说话,一边从炮台走下来。
“从前听赵兄屡败辽贼,兄总是不信,”邓素感慨道,“百闻不如一见,今日才知元直的手段。”他指点着汉阳城内外忙忙碌碌的军兵,叹道,“一日夜之间,这东南行营便如天壤之别。”他转身站立,压低了声音道,“元直好生做,此战过后,陛下定有重用,出将入相,不在话下。”
赵行德转过目光,沉吟答道:“封侯非我愿,但愿胡尘清。”
邓素微微一楞,笑道:“元直有隐逸之意,只是到了那时,又该当仁不让了。”原先邓素还隐隐担心着赵行德名望既高,又拥兵自重,现在则将这些忧虑去了大半,暗想道:“元直和少阳等人,终究不全是一条道上的。曹杨根深蒂固,岳韩各有所属。唯有元直,兵权委之其人,倒是稳定朝政的一根柱石。陛下倒是眼光独到。
“先不说那些,”邓素拱手道,“将来收复汴梁,愚兄做东,请元直上巩楼,不醉不归。”他说出这句话,邓素心下极是痛快,仿佛太学同窗时指点江山一(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