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草原百姓,杀人者处死,伤人者刑罪,盗窃者抵罚,草场不可侵,私财不可犯,明知故犯者,罪加三等…
第六条草原上的百姓,自即日起,皆为大汗子民,无论男女,不得产生新奴,不得强迫他人为奴,也不得自愿为奴,违者主奴皆罪死,至于法典成文前的奴隶不在此列
第七条草原上所有成年男子,年满十四岁皆要服兵役,无论男女皆有承担赋税、兵役和驿役的义务
第八条没有草场牧场,没有牛羊马匹的牧民,可以向所在都督府申请兵役援助,即服三年兵役可领百头牛羊,对于牲畜数量不超过九十九头的贫困百姓,免征税收免除劳役
第九条沿河及水草丰茂处,每隔三十里需建立驿站补给仓,供给和维护由所在区域的千户负责,千户向辖区内的民众分配驿役责是收集情报传递信息,保障官员和商业使节通行
第十条草原上需建立以狩猎为基础的军事训练制度,按战时组织进行,指挥官由所在万户担任,军事统帅由十二大人和四大督王担任
军队编制实行十进位,分为什夫百夫,千户万户,十人推举什夫长,十什长推举百夫长,百夫长推举千户长等等
夏天可汗大法典,一共有四十九项基础法令,其中包括了,草原法统、民户制度、社会管理、税驿兵制、民事诉讼等草原上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此法典过后,草原上的牧民,便迎来了新的天地,新的君主,新的时代
同时李信又任命魁头、步度根、拖把荣、慕容度等首领,为四方督王,辅助大汗管理漠东、漠西、漠南、漠北等四大草原
同时又任命日律、罗睺、粟栗、柯最、素莱、南娄、扶罗翰、慕容虎、泄归泥、拓跋珪、乌延罗等人为草原十二部大人
并将四大督王,和十二部大人,吸纳入巡务院的核心位置,给予核心的参政和军事职位
同时在配合李信的将军府策略,及城池、驿站、军事堡垒、贸易聚集、税收、服役、贵族深造等多项措施
通过利益、联盟、制度、和府兵等,算是初步将草原各部捆绑,控制在巡务院框架统治之下
经过阴山会盟,李信被各族尊为共主,尊为夏华可汗,威严比之中原天子更强,权利比之中原天子还要大。
甚至经过四方升王之后,李信这名大汗,在草原上的威严,比之当初的檀石槐还要更具威势。
因为相比于檀石槐,那种高强度军事和政治手腕,李信的政治觉悟,显然要弱了一筹
但架不住,李信军事强盛,又心雄胆大,大肆放权,许以王爵,拉拢人心。
乃至弄了个成文法典,来明确自身统治法统理的正统源头,和神圣不可侵犯
如果说此前,在草原上,在鲜卑族群众,檀石槐的政治九十六分,军事是九十四分,心胸九十二分的话,威望九十分
那李信的政治可以打六十分,军事九十八分,心胸直接升到九十九分,威望可以来到九十超
虽然总体数据,看着与檀石槐相比,相差甚远,但比之此前的二世和连,那真是强了不知多少倍
因为相比于,曾经异想天开的和连二世,想要在草原上,改长生天子,为中原天子的和连单于
李信并没有改变草原的固有格局,也没有改变草原上的部落头人制度,更没损害各部贵族利益,也没改变诸位大人自治的环境。
反而是大胆放权,封王升爵,给予更多的权利支持,并在法典中明确了他们都统治地位,和王位合法性
这与当年一心发疯,想要搞言出法随,大权独揽,与各部争权夺利的和连二世,不知好了多少倍。
彼时的和连贪财好色,断法不公,还特娘的不断借机,侵蚀草原各部的利益,和上层头人的权利。
将草原各部大人,和头人得罪了个遍,甚至还妄想,在草原上集权专制,搞生杀予夺那一套
与之相对的李信这名,被推举出来的夏华大汗,则要开明,也更加的靠谱多了
这种大胆放权,给予高度自治,乃至封王封地的举动,站在中原统治的角度上看是极其不合格的。
在始皇帝那种雄才大略者的眼中,李信的政治素养,简直就是不及格
但还是那句话,要看和谁比,与当初的二世和连单于相比,那是真的不知强了几百倍
因为和连那厮的政治水平,和治理手腕,已经不能用不及格来形容了,而是真真正正的,低能到了负数
到底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脑壳,才能生出,想要在草原上,生杀予夺,施行皇权专制那一套的
有着前人的经验,和后人的摸索,李信这名新晋大汗
也从来没想过,在草原上施行,所谓的皇权大一统。
更没想过皇权专制,也没想过当什么,言出法随的中原天子
因为草原是游牧民族,有草原的风俗习惯,有着他们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
而且中原王朝两千多年,从来没有哪个帝王,哪个英明的帝王成功过
鸣镝弑父的一代天骄冒顿,也没施行过皇权至上,天授单于檀石槐也没想过。
牛逼哄哄的李二凤没试过,哪怕后来的绝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只是弄了个黄金家族盟举制
这些个英雄人杰,不是冠绝当代的天骄,就是后无来者的雄主。
他们都有自知之明,都没在草原上施行,所谓的皇权专制
李信则更加的,不会自以为是的,去强行变更草原上的原有的部落制
因为他虽然容易顺风膨胀,目中无人妄自尊大
但他的脑袋还是多少有一些的,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他自认与始皇二凤这等雄主,与冒顿铁木真这些天骄,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他目前还还没有达到这些人杰的那个高度,就更加不会像和连那样,异想天开的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