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就走了上来,伸出了手。
白月茵看着刘氏的眼睛,淡笑着摇头,“劳烦嫂子费心,其实我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哦,是吗?”刘氏收回手,笑容未减。
白月茵点头,“我没事了。”
大夫人走近白月茵身边,拉着白月茵的手,低声道:“四妹,你可得保佑我家昌杰平安回京,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我答应过爹,会护着昌杰,定不会食言的。”白月茵说着看向大夫人,“娘,我饿了,有饭菜吗?”
“有有有!”大夫人连忙吩咐下人去厨房端菜。
刘氏亦在一旁陪着说话。
白月茵不由侧目。
这刘氏的态度,真是耐人寻味。
不过,刘氏的态度虽有些古怪,但也不算惹她厌恶。
她暂且不去管刘氏的古怪了,只专心等候饭菜上桌。
半晌后,饭菜都陆续端上桌了。
刘氏和大夫人依旧坐在床榻前,与白月茵闲聊。
期间,白昌杰一直没吭声。
“昌杰,你也坐呀。”白月茵抬头,见白昌杰杵在原地发呆,便唤他入座。
白昌杰愣了愣,随即坐下了。
白月茵抿唇笑了笑。
刘氏看了白昌杰一眼,“昌杰,你怎么不吃饭呀?是嫌弃娘准备的饭菜太少?
这样,娘马上派人去请御膳房掌勺的师傅,再添两道丰盛的晚餐。”
大夫人也在一旁催促道:“昌杰,听你娘的,快吃吧。”
白昌杰迟疑了一瞬,最终拿起了筷子,“谢谢祖父母,还有四姐。”
一顿饭就在各怀心思的氛围中结束了。
吃完饭后,白昌杰去书房看书了。
白月茵靠在软塌上,闭目沉思。
“大小姐。”
刘氏走上前来,关切询问道:“怎么了?”
白月茵睁开眼睛,朝刘氏微微一笑。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院子里,空荡荡的。”她说着,叹了口气。
刘氏闻言,脸色也跟着黯然起来,“是呀,以前你和昌杰都住在这里,如今昌杰远赴京城参加科考去了,你也病了,这府邸里冷清得很。”
“娘放心吧,昌杰明日就该归来了。”
白月茵安慰道:“我瞧着大哥那身板儿,这次的秋试肯定能够高中。”
“嗯。”刘氏欣慰点头,又皱了皱眉。
白月茵见状,便道:“娘,您是在担心昌杰科举之事吗?”
刘氏点头,忧虑忡忡道:“你也知道,我们家是武官世族,从来没有读书人出过文状元。
如今你大哥去参加秋试了,要是他这回考不上,岂不是毁了一辈子?”
“所以娘才这般紧张?”白月茵道。
“可不是嘛!”刘氏叹息道:“我们家的男丁都是武将,如果昌杰也考不上秀才,我可怎么办哟……”
她絮叨不停,似乎忘了屋里还有白月茵这位大病初愈的女儿在。
这时,大夫人忽然道:“二婶,你就别瞎想了。”
她说罢,转身朝白月茵温柔笑道:“四丫头,你如今病了,就先歇着罢。”
“嗯。”白月茵轻应一声。
她当然知道,自己此番突发病症,是因为原主身体亏损,底子虚弱引致。
但,她不愿告诉任何人真相,包括她娘和大夫人。
“你这孩子……”刘氏欲劝阻。
大夫人却冲她打断了,“行了,我们先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