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千七百八十一次,又失败了。李秋终于有些颓然,有些愤怒的将那纸张扔了。因为此时的他不仅恼怒起来,胸腹之间一股无法遏抑的呕吐感已经涌了上来。
哇的一声,李秋将所有吃下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最后吐出了胆汁,实在没有东西可吐,这才作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秋反复的考虑这个问题。
自己的神识异常强大,他是有绝对的信心的。可是,自己已经刻画这么许久,不但没有成功,现在看来,神识还受了不轻的创伤。如果再不成功,或者临近斗法大会才成功那么一张两张,可就得不偿失了。
突然,李秋想起了自己的神识遭到锤炼过的地方——酒泉洞。
或许在酒泉洞中能够快速的恢复神识所受的伤害,也更加可能刻画出那个胖师兄最终所说的神念符来。
想到就去做,坐起立行。
李秋再次来到了酒泉洞中。
此时洞中的岩浆火焰正旺,其中不停地翻涌,冒出一个个极为灼人的气泡,让人不敢接近。
李秋自然已经习惯了,就坐在洞口,紧挨着岩浆。
意守丹田,李秋将自己的神识小心翼翼的放了出去。
预料中的捶打并没有出现。
李秋等待了半个时辰,并没有任何的异象出现,心中不由地有些失望。
由失望又转变成了愤怒。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李秋将神识探到岩浆之中,发现其中红的、黄的、白的熔岩不断翻滚,神识如过无人之境,丝毫不受打扰。
在岩浆上空,大约五丈高的空中,也就是李秋的高度,有座看不见的桥,通向前面一座青蒙蒙的小阵。
李秋不仅一拍脑袋,骂自己一声蠢猪,就大踏步的走向前去。
在桥的尽头,那座青蒙蒙的阵法显现在李秋眼前。
只见一道青蓝相间光柱直插入脚下的岩浆湖中,圆阔有半丈的光柱中间一股红色的液体不断的翻涌,沸腾,像极了杯子被填满后继续添加却未有任何溢出般神奇。那液体散发出酒糟般的气味,李秋不妨之下吸入一口,没有醉的感觉。在翻腾的液体上方,一棵蓝色的珠子静静的悬在那里,时不时发出一股白雾,将那沸腾的狂躁镇压下去。
彷佛心有灵犀,李秋身上的玉牌也闪烁着蓝光与那蓝色的珠子共鸣起来,李秋来过多次,知道都玉牌与那蓝色珠子都用抵消燥热的效用,开始找寻能够盛酒的水舀来。
就在旁边,一把好像是陶瓷质地的如农家的水舀静静地躺在那里。
李秋大喜,抓起水舀便舀向那红色的“酒”,翻腾的液体被那水舀一激腾起阵阵红雾,李秋闻到那种酒糟的腥味倒也不甚在意。任那味道刺入鼻中。
他记得往常闻到此酒的味道是又腥又燥的。但是今天不同,那酒味吸入鼻中之后,下喉咙,过胃肠,入丹田然后再流转出来,鼻中竟然变成了醇香的酒气。
李秋大奇,不知为何会有此变化。
不过,既然吸纳酒气之后,那刻骨铭心的捶打不再过来,那就索性吸纳个够。
于是,李秋一边歪歪扭扭的吸纳酒气,一边想喝醉了一般,开始吟唱起来: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
“呃”,李秋努力的睁开眼睛,只觉得今日里酒香扑鼻,殊为受用,竟然将水舀之中的红色液体一口喝尽,此时的李秋豪情大发,声音郎朗犹如鬼叫,再唱道: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
水因为有杯子盛放才有了形状,而杯子因为有了水才显得完整。
咦,这说的好像就是神识与识海,灵力与丹田的关系吧。
因为有了道,修道之人才能拥有灵力和神识。无法修道之人则因为没有灵力、神识的缘故,只是一具臭皮囊,也就是所说的凡夫俗子。
可是要修道、证道,就得有术,这“术”就是法术、法器等统称啊。
这么说来,制符也是术的一种,目的就是为了修道、证道。
既然灵力、神识的基础都是道,那么无论是刻画神念符,还是寻常的金刚符,五行符,都要对于“道”有着深刻的理解才是。
符纸是形的话,那么附着其上的神念自然就是道了。
道是有,也是无。道生有,那么自然也会生无。
无中生有,有中生无。
所以说,五行相克,五行相生。
《道路真经》中所言,清静无为,方得始终。
李秋认为,这清静无为,就是顺应自然之意。凡事随心,无争无不争!
随心,莫可强求。无争,无不争。
哈哈哈,李秋狂笑道:“果然是道可道,非常道啊。”
李秋掏出了符纸,借着酒劲,随心所欲地在上面刻画了起来。
也不知道划了多久,更不知道划了多少。李秋在一片火焰的炙烤中,悍然入睡了。
一睡就是三天。
三天后,李秋醒来了。
只见地上洋洋洒洒的一堆纸片,而手心中依然握着一片发黄的符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