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印象里的苏华,那就是一个傻子,现在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啊!
不由都凑过来,认真的听苏华说起来。
苏华教完,李婶还客气的端了一碗水豆腐,让他带回去。
“家里就是做豆腐的,别的没有,这玩意不少,带回去,给你和小曼添个菜。”
苏华客气的推了两次,李婶故作生气,“一碗水豆腐值个啥,咋?把婶子当外人了?”
他只能收下,“那婶子,我先回去了。”
李叔李婶一起送了他出来,这是按着村里人正常交往的规矩礼数,显然在他们的思想里,已经把苏华当成是正常人相处,而不是那个可以被忽视,被怠慢的二傻。
其实,现在苏华在村里走动与人有交集,许多人家,对他的印象一点一点改变,都不再是以前对二傻的态度和说话方式。
他还是话少,可他就是个正常人。
倒是有人暗地里叨咕,“别是王老蔫家有啥克着大华吧,这分家出来单过,人都不一样了!”
苏曼看苏华端回来的水豆腐还是热乎的,倒是省的晌午再做菜。
高粱米干饭,简单的用豆油葱花炸了个鸡蛋酱,配着嫩嘟嘟的水豆腐,她吃了两碗才放下筷子。
下午,和苏华两人一起,把兔子棚剩下的活干完,就把鸡和兔子,都挪出了屋。
知青点的大院子,是真够用。
现在东面砌了猪圈,西面盖了兔子棚和鸡棚。
中间还剩下老大一片菜园子。
兄妹俩都翻了一遍土,平整好,分成了一个一个菜畦子。
就等着过几天彻底变暖,就开始种菜。
第二天,石家玉说一大早就过来,果然来的早,苏曼才把早饭摆上桌,她就来了。
看到苏曼院子里养的牲口,啧啧称奇,嘴里一直叨咕着,“哎呀,小曼,你可太能够了,我可得好好和你学学。
省得我妈总说我没正行。”
苏曼笑呵呵,“快进屋坐吧~”
昨天与石家玉的母亲打了个照面,母女两的相处模式,还有石家玉提起家里人的样子,一看她就是被家里宠着长大的。
真是命好啊~
礼节性的,苏曼问了句,“家玉,吃早饭了吗?要不一起吃点?” 真的只是礼节性的!
石家玉小鸡叨米似的,不停的点头,“好呀,好呀,那我就不和你客气啦~”
桌子上的早饭,黄灿灿的发糕,蒸的偏老的鸡蛋糕,盐豆,醋溜白菜片,混合到一起发散出来的香味,石家玉早就偷偷的咽了好几口口水了。
按了按肚子,虽然在家吃了两碗粥一个鸡蛋一个馒头,其实她还能再吃点。
忙把自己的兜子递给苏曼,“小曼,我爸昨天拿回家的韭菜,也算吃个新鲜,我给你带过来一把。”
石家玉家里,她爸在邮电局工作,大哥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在城里的报社工作,大姐还在上大学,国家发的补助完全够她自己用了,还能节省下来一些寄回家里。
想也知道,她家的经济状态不错。
人口又简单,那日子肯定错不了。
再过两三个月,韭菜就是农家菜园里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一种菜,可现在这个月份却是个稀罕物。
一冬天都没见绿了,看着都馋人。
初识的朋友,人家把东西都带来了,那就是真心实意的,苏曼也不客套。
“行,那我就收下啦~ 中午咱们烙白面韭菜盒子吃~”
“嗯嗯~”
吃完饭过了一会,畜牧站的人就来了,苏曼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动手剪兔毛,倒还真学到些东西。
书上文字的描述,到底不如眼睛看来的直接,畜牧站的人剪兔毛,兔子几乎没有什么挣扎不舒服的地方,老老实实的趴着。
剪完兔毛的兔子,不像苏曼捡的跟狗啃的似的,圆乎乎的还挺可爱。
畜牧站的人走了,石家玉待到中午,和苏曼聊天,还和她搭把手干活,吃完韭菜盒子,才心满意足的回家去。
苏曼挺喜欢石家玉的性格,她不会像赵大丫那样,找你就是诉苦,永远在和你抱怨,你永远是给她解心烦的那个,像是个垃圾桶,接收她所有不好的情绪。
石家玉和你聊的都是开心的事,连她把兔子养死了,也是笑哈哈的说,她妈怕兔子得病不敢吃,她悄么鸟的自己烤了吃,贼香!
苏曼喜欢这样轻松的相处,谁没有烦心事,偶尔吐槽倾诉,朋友间互相安慰一下,舒缓心情。
要是每次都是那些事,就算是朋友,也难免觉得压抑不耐烦。
王老大在城里的医院住了十多天,王老蔫又借了拖拉机,把他拉回家。
王萍和王老蔫还有个替换,田玉芬这些天却一直在医院里照顾。
睡觉就是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子眯会眼,吃饭也是王老大吃剩下的病号饭,她糊弄一口。
病房里一个陪床的家属,不知道在哪听到了王老大的病情,不小心在病房里顺嘴秃噜出来,被王老大听到。
他就开始暴躁砸东西发脾气,搅扰的整个病房都不得安宁。
影响到了其他病人,田玉芬就得给他收拾烂摊子,时不时和人道歉,受白眼听咒骂
整个人身心俱疲,回家恨不得蒙上脑袋好好躺一躺,睡一觉,再吃个饱饭。
可现实是,回家还有一堆活等着她,不但得伺候王老大,还有家里地里,洗衣做饭一大堆的活,都指着她干,没人帮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