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不敢诬陷。\"林焱从怀中又取出一封信,\"这是当年影堂收到的密令。虽然没有署名,但上面的印记,与殿下的令牌完全吻合。\"
老皇帝接过信,仔细查看。片刻后,他长叹一声:\"二皇子,你可还有何话说?\"
二皇子跪下:\"父皇明鉴!这些都是林焱的栽赃陷害!儿臣\"
\"够了!\"老皇帝猛地拍案,\"你还要狡辩到几时?军饷案也好,粮价案也罢,朕早有察觉。只是念在你是朕的儿子,一直不忍明言。没想到,你居然连林家灭门这等大案都参与其中!\"
\"父皇\"
\"来人!\"老皇帝厉声道,\"将二皇子押入天牢!\"
眼看御林军涌入,二皇子突然大笑:\"父皇,您真以为抓了儿臣就能平息边境战事吗?北狄大军已至边境,我大纯国危在旦夕!\"
\"这一点,陛下不必忧心。\"林焱道,\"臣已命人将这半年来克扣的军饷如数补上。另外,臣的商号在北境屯积的粮草,也已运往边军大营。边军将士不会再挨饿受冻。\"
老皇帝点头:\"很好。二皇子,你可知罪?\"
二皇子不答,只是怨毒地盯着林焱:\"林焱,你好算计!\"
\"殿下错了。\"林焱道,\"不是臣算计于人,是殿下咎由自取。当年灭我满门,如今又要陷害忠良,这般行径,难道还不该得到惩罚?\"
二皇子还要说什么,已被御林军拖了下去。
\"林焱。\"老皇帝道,\"此案办得不错。军饷案、粮价案,以及林家一案,都算是真相大白。只是\"
\"陛下有何吩咐?\"
\"朕已经老了。\"老皇帝叹息,\"这些年来,朝中党争不断,百姓深受其害。如今二皇子伏诛,太子也非明君之材。朕想来想去,也只有那个人可堪大任了。\"
林焱心中一动,知道老皇帝说的是谁。
\"林焱,你与他交好,可要助他一臂之力。\"
\"臣遵旨。\"林焱躬身,\"太师以为如何?\"
老太师捋须微笑:\"老夫早就看出,那个人才是真主角。林大人,你说是不是?\"
林焱也笑了:\"萧兄确实是难得的明君之才。\"
\"好了。\"老皇帝又咳嗽几声,\"此事先不要声张。等边境安定下来,再议不迟。\"
林焱与老太师告退出来,天已大亮。阳光洒在青石板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林大人。\"老太师突然道,\"你可知道,为何老夫一直支持你查这些案子?\"
\"请太师指教。\"
\"因为老夫看得出,你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老太师道,\"这些年来,你为官清廉,为民请命。就连查案,也是先解决军需和粮价之事,再谈私人恩怨。这般胸襟,难得啊。\"
林焱躬身:\"太师过奖。\"
\"不过。\"老太师话锋一转,\"接下来的路,只怕更不好走。太子那边,未必会善罢甘休。\"
\"无妨。\"林焱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老太师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欣慰地点点头。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必将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林焱转身离去,迎着晨光,背影挺拔如松。他知道,今日的胜利,不过是个开始。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为了心中的理想,再难的路也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