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不敢耽搁,赶紧来找陆知鸢报告。
来到后院时,已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议论声四起,气氛紧张。
管家费了很大劲才让大家散开,并示意他们保持安静,随后陆知鸢带着雨棠进了屋。
这是一间普通的仆人住的厢房,简陋但干净,一切都井然有序,显得很整洁。
嬷嬷把白绫挂在梁上,踩着木凳子将头伸了进去。
看横梁上的痕迹,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嬷嬷死前肯定有过挣扎,这些痕迹完全符合上吊的特点,令人感到一阵揪心的痛楚。
木凳似乎是在挣扎的过程中被踢翻的,其中一个角有明显的损坏,还沾了些水迹,似乎是刚倒过什么东西。
不远处有一个木质桌子,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很整齐,只放了一个茶壶。
当陆知鸢触摸茶壶时,发现茶壶里的水还是温的,说明嬷嬷在上吊之前在这里坐下来喝过茶。
然而奇怪的是,在托盘上却没有找到杯子。
雨棠则在房间内四处查看,在一个木盆里找到了几个茶杯。
原来一共有四个杯子,全部泡在这个木盆里。
木盆内有一些水迹,看起来应该是刚刚才清洗过,倒掉不久。
然而其中一个杯子里还有残留的茶叶。
“娘娘,这些茶杯有些不寻常。”
雨棠说,“茶壶里的是温水,说明嬷嬷应该是想喝茶。喝水需要用茶杯,但现在杯子却都放在木盆里。其中一个杯子里还有一些未喝尽的茶叶,这意味着有人用过它。既然已经用过了,为什么不在死去之前把它清洗干净呢?从房间里的一切物品可以看出,嬷嬷不是那种随便乱放东西的人,反而喜欢一切都能整整齐齐的。”
显然,这个杯子是仓促之间清洗过的,而且从其清洗的程度来看,清洗者可能并非嬷嬷本人。
既然是为了隐藏些什么才做的清理工作,为何却不彻底洗干净?
这样做似乎太急了,难道是有什么非常紧迫的事情发生吗?
这种反常行为让人不禁怀疑背后的隐情。
仔细端详起木盆中的那个茶杯来。
这只杯子的材质和工艺都十分考究,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从细微之处观察可以发现,这杯子上还有一些使用留下的痕迹,尤其是边缘和底座部分磨损得比较严重。
显然,嬷嬷不是一个人喝茶,而是和某个朋友一块儿品尝。
这一点可以从茶具的摆放看出,桌面上还有另一个类似的杯子,同样也留下了岁月的印记。
从杯子上看,其中两个经常被使用,而且还刻了记号。
这两个记号显然是长期使用者的习惯所致,可能是为了方便识别彼此的杯子而特意留下的标记。
如果嬷嬷不是自己走绝路的,那害她性命的极有可能是那个与她一同饮茶之人。
这个人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