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蓉结婚之前,简博文就已经被父母抛弃了两年了。
在存在实质遗弃行为的情况下,好心人帮忙想过无数办法。
警察也找过,妇联也找过,法院也找过,但都拿那对夫妇没有办法。
最后,简博文还是像个孤儿一样独自生活。
至少还有个屋子,这是卢芳常说的话。
在她的认知里,那对狠心的父母就这一个优点。
他们至少给孩子留了一个落脚的地方,没叫他去大街上流浪。
而齐蓉对她妈的这番言论嗤之以鼻。
要她说,这个房子就是一个手段。
要不是有这个房子在,说不定那对夫妻就没办法逍遥法外呢。
不管怎样,简博文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孤儿,也就申请不下来什么补助。
他平常靠捡垃圾和零星的捐助养活自己,勉强可以糊口度日。
这样的小孩居然养了宠物,齐蓉很难不惊讶。
一看就知道女儿误解了,卢芳仔细给她解释了一遍。
说是养猫,其实算起来还是猫养简博文。
那只黑猫虽然瞎了只眼睛,但厉害得很。
它时常飞檐走壁的在各家各户之间流窜,悄摸叼走一些食物。
知道这是谁养的猫,邻里们没一个人多说什么。
就算简博文带着猫叼走的东西找上门来,大家也都是持否认的态度。
住在这个地方,谁不知道简强夫妻俩干的丑事。
对于这么个小孩,大家都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自然不会吝啬那么两块肉。
更何况平时送过去简博文还不收,能这么给他也是个办法。
听到这里,齐蓉忍不住好奇起来。
“那他平时怎么过日子啊?还有上学呢?”
她结婚之后就搬了出去,也不怎么跟卢芳联系。
母女俩每次打电话都是公事公办,一点闲话都不说。
所以关于娘家周围的情况,齐蓉是一点都不清楚。
这次要不是卢芳主动低头认错,说再也不会干涉女儿的人生,她估计也不会考虑回来住。
更别提出去工作,把周周交给母亲带了。
就算如此,齐蓉还是专门挑了个卢芳不在家的时间回来。
她不想立刻面对专横的母亲,打算缓冲一段时间再见面。
没想到卢芳直接守在了家里,猝不及防的齐蓉发现了母亲的改变。
相应的,她的态度也和缓了不少。
两人都在努力消除隔阂的同时,作为母亲的卢芳显然退让得更多。
她殷勤的为齐蓉解惑,“上着呢,他今年都上高一了。”
按卢芳的说法,简博文的学杂费是街道那边出的。
至于生活费,除了捡垃圾卖钱之外还有社会捐助,勉勉强强够活。
听着跟小可怜儿似的,齐蓉忍不住同情起来。
她对卢芳说,“那咱家平时可以帮点呀。”
“怎么没帮?但人家不要能怎么办?”
少年的自尊心有多强,多么不愿意接受施舍,附近的邻居都能感受到。
在简博文坚决的态度之下,真正尊重他的人收起了居高临下的同情。
包括卢芳在内的邻居们都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少年相处,将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居民。
这种孤高的心气折服了齐蓉,她忍不住钦佩起记忆中那个可怜兮兮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