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听不过是让皇帝给她一个保证,议论这种国家大事,一不小心就会伤及万千,但皇帝发话,那往后她就不会有事。
几人说话间,刘公公还命人把茶水给三人泡好送来后,才退下。
“林娘子上次在文墨舍所言,蒋老已经把大概的内容说给朕听,不知道林娘子的这个办法,是如何想到的?”
林听瘦瘦小小的一个女子,皇帝真的很难想到,她居然如此聪慧。
一个女子把生意做得蒸蒸日上,还能种出玉米,并愿意为国无常奉献种植技术。
即便有个解元夫君,耳濡目染之下,对国事也有自己的一番想法。
这问题,蒋老也想知道。
“回陛下,民女不才,在家常常听夫君言,国之大事,匹夫有责,民妇的生意近年来也在扩张中,对于东夏国的国情自然留意些。
那日文墨舍的言论,是民妇多日来,冥想出来的对策,民妇愚见,也不知可行否,便先高谈阔论了起来。”
林听不卑不亢,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加上这个提议得到蒋老和陛下的认可,他们也更愿意听听林听的意见。
“沈解元一心为国,孺子可教也,但东夏国要采取林娘子你的提议,你和蒋老,可觉得还有不妥之处?”
蒋老觉得,以粮食为饵的这个方法几乎完美,他没什么可说的。
“陛下若是真的采纳民妇的提议,这如何实施且为重要,真的要走这条路,边城的战士们,可能会迎来一场战争。”
林听说的这些,皇帝都想过,但东夏国没有别的办法了,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突破口,不去做的话,东夏国最多维持几十年,便会灭国。
“边城有二皇子,还有韩将军在,目前还能和西罗有一战之力,以后就不一定了。”
皇帝的意思,就是东夏国,此次愿意背水一战。
御书房内,三人同时都安静了下来,蒋老和皇帝都在憧憬未来能有一片光明。
而林听这一路来,见过太多的苦难,吃不起饭的百姓,路边被冻死的母子,加上自己之前在武山村,也是食不果腹。
这样的日子,值得他们去拼搏一把。
“既如此,那民妇还有一言,届时陛下可跟文武百官朝堂商议后,再下定论。”
林听是女子,要是让文武百官先见到她,定会第一时间否定她的想法。
皇帝和蒋老都深知这个时代对女子的偏见,但林听的话,对两人来说,有重大的考量。
“林娘子请讲。”
林听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此粮食之法,周期性长,但东夏国有了玉米,将来能勉强支撑得起这个办法。
可国家等得起,百姓未必也等的起,民妇认为,把周期性变短一些为好。
比如派出使大臣去西罗时,最好在西罗那里,把粮食最低价格的消息散发出去。
届时东夏国过去的粮食,比西罗人自己卖的粮食还要便宜,让这个消息在西罗百姓心里扎根。
到那时,西罗王受百姓压迫,不得不接受我们将粮食低价售卖,陛下还可以跟西罗王签下契约,答应每年出售一定数额的粮食过去,让这件事成功率更高。”
皇帝和蒋老看林听的表情,全是欣慰,这确实是可行的。
就算签了契约,真到事态掌握在他们手中时,契约便是废纸一张。
“林娘子说的这个,只是加强了成功性,并不能缩短西罗人荒废耕种的周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