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营之后,诸葛亮将后方几营的兵马全部撤到这里集结待命。
军列前方,诸葛亮没有坐在四轮车上。而是来回踱步,不时举目向前方眺望。
手中羽扇的扇柄都快捏碎了。
诸葛亮眉头紧皱,向前眺张望。
天色大亮,子龙已经去了两个多时辰了,怎么还没有动静?!
上上一世,他派子龙救援是成功救出了陛下的。
这一次他亲自来,还赶上了一步。不应该会出现偏差呀?
这时候前方大火弥漫,填进去多少兵马都无济于事,这时候以一支小部队突击才是最佳选择!
一支精干的小部队,以敌军完全想不到的方式反冲锋!
能挡住敌军追杀,也能从敌人的纠缠中轻易脱身。
当然,这支小部队要是精锐!
诸葛亮眼眸一沉,可他中没有精锐兵马可用。
他只能把子龙的勇武和他的带兵能力通通计算进去,添作战力。
诸葛亮目光透着沉思,希望陛下已经脱险,更希望子龙能安然撤回来!
主公啊!你我的第三次见面,可不能即成诀别呀!
踏踏……
一阵马蹄清脆声在前方响起,诸葛亮猛然露出希冀的目光。
前方山口一队兵马疾速开来。
左右仔细看了看,诸葛亮眉头猛然皱起。
随着兵马越来越近,诸葛亮眼中的希冀消失不见。
兵马之中不见刘备身影,更不见赵云。
这一路兵马正是前方赵云拢聚的溃兵,正由马良统领后撤。
马良扬脖不断向前观望,终于看到诸葛亮的身影,眼中顿时迸发喜悦之光。
丞相真的来了!
“丞相!”
“丞相!”
“…………”
马良连声高呼,飞奔到诸葛亮面前。
马良跪倒在诸葛亮面前,“丞相,终于见到您了!”
诸葛亮急忙问道:“你跟随在陛下身边,既到此处,为何不见陛下?”
马良神色一沉,“禀丞相,陛下遇险,幸亏子龙将军及时赶到,挡住了吴军追兵。”
“子龙将军在阵前击败周泰,斩杀了老将韩当,威慑吴军。重整了这些兵马。”
马良一指身后井然有序的残兵。
“子龙将军命副将张翼率领这些兵马后撤,他则继续率余下兵马冲杀吴军。”
马良神情严肃,“陛下本已后撤,听闻此事之后当即率领五千兵马去驰援子龙将军去了。”
什么?!
诸葛亮指着马良喝问:“陛下万金之躯,你为何不劝阻陛下?!”
“我劝了,可陛下不听。”
诸葛亮指着马良的手又收了回来,马季常呀,马季常!让他说什么好呢!
当初陛下七百里连营你劝不住,如今你还是劝不住。
诸葛亮微微转头,明明是个卓越人才,怎么就让人看着比你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弟弟差呢!
马良面露愧意。
“陛下自责如今之败皆在于他,他不肯让子龙将军独面强敌。”
马良抬头,“陛下他说,吴军一场大火使我军军心涣散。只有他坚定的出现在战场上,逃窜的士兵才能重整军心。”
马良他阻止不了,也没有理由阻挡。
诸葛亮听到马良所说,情绪明显平静。
陛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