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依照何雨柱内心深处的构想,此时此刻的他毫无疑问渴望登上那庞大而壮观的大型炼钢炉。
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将深藏于脑海中的那些精妙绝伦、独具匠心的产品设计以最快速度转化成为现实。
然而,就在何雨柱满心憧憬之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却如巨石般横亘在了他的面前——接下来的数年时光将会迎来被人们称之为自然灾害的艰难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物资匮乏、资源紧张等诸多困难接踵而至。
就连原本备受瞩目的氧气顶吹转炉项目都不得不黯然下马。
那么对于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型炼钢炉来说,其命运更是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的困境,何雨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与惋惜。
在当前的形势下,大规模的基建项目必然会受到限制,更何况是投资巨大的大型炼钢炉。
那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更是政策导向的问题。
他的手指在笔记本上划动,目光最终停留在“炼钢炉”三个字上。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目光从那些宏大的计划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当下的实际情况。
“大型炼钢炉不行,那就只能先退而求其次了……”何雨柱低声自语,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
他脑海中快速闪过各种炼钢技术,最终定格在“电渣重熔炉”这几个字上。
电渣重熔炉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可以用来生产各种合金钢,并且能提供高标准的钢铁材料。
这无疑是一条更稳妥的路子。
而且,电渣重熔炉在技术上相对简单,投入也相对较小,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有了电渣重熔炉,就可以小批量生产各种合金钢,甚至可以尝试一些高标准钢材的配方……”
何雨柱的他快速在笔记本上写下“电渣重熔炉”这几个字,并用笔重重地勾画了几下。
但是,他又很快意识到,即使是小型的电渣重熔炉,也需要一笔不小的投入。
杨厂长是否有魄力支持这个项目,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任何投资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
“得先找安总工商量一下。”
何雨柱心中有了决断,他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初春的景色。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面上,留下斑驳的光影。
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依然有些焦虑。
但他也明白,欲速则不达,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当务之急,还是先做好眼下的工作。”
何雨柱在心中提醒自己,他重新回到办公桌前,开始总结目前可以着手的工作。
首先,厂内的机械化改造是必须的。
虽然不能一步到位,但至少可以先增加一些输送带,提高炼焦、炼钢车间原料的输送和转运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这个投入相对较小,见效也比较快,应该能够得到厂里的支持。
其次,就是兴建小型电渣重熔炉。
这不仅可以提高钢材的质量,也能为未来的新产品研发打下基础。
而且,利用电渣重熔炉还可以尝试一些新型的钢材配方,为轧钢厂的未来发展探索更多可能性。
第三,是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
轧钢厂的很多机床都过于老旧,精度也跟不上要求,需要进行改造升级。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生产一些高性能刀具,来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精度。
最后,在机床改造精度达到一定要求后,就可以考虑试制一些成熟的机床。
这不仅能提高轧钢厂的生产能力,也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基础设备,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何雨柱将这些想法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蓝图。
虽然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已经不再迷茫。
他相信,只要坚定信念,稳步前进,就一定能带领轧钢厂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安宁的办公室:“安总工,您现在方便吗?我想和您讨论一下技术方面的问题。”
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