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了解周扬的。
知道他不是一个在言辞上会过多地袒露自己的心声的人。
更不是一个多嘴的人,往往是一言中的。
然而今天周扬表现出来的姿态确实不一样。
而此刻。
坐在他身侧的郭耀东和刘启红等人,也是不停地搭着话。
周扬说的话内容很杂,说是家长里短也不错,但是又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从某条路延伸到历史上豫南的道路问题,扩展到现在的交通出行问题。
又比如。
看到一块农田的时候。
竟然还谈起了菜怎么种的问题。
总而言之。
一路上周扬显得兴致很高,浑然没有因为要想办法解决豫南的问题而皱眉。
本来在谭超然看来。
这一路上,周扬很可能会利用在路途上的时间找刘启红和黄鋆贵了解豫南的总体工作情况。
再不济,也要听一下两人的工作报告。
但是事实却完全相反。
甚至一直到车队抵达了第一个要视察的地点之后,周扬在下车前仍然拍了拍刘启红的肩膀。
说等会再接着聊。
这一下子别说是谭超然,就连一路上陪着周扬胡天海地地畅聊的郭耀东心底都满是疑惑。
然而。
只有紧跟着几位领导下车的王琳琳似乎若有所悟。
在她看来。
周扬聊的这些内容的确很多很杂,而且大多数都跟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却无一不是在说明一个情况。
那就是豫南的整体印象。
因为就在刚刚。
通过这一路上的聊天,她竟然发现自己脑海中居然形成了一个从历史到现在,从人文到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关于豫南的一个初步印象。
最关键的是。
这个印象并不好。
如果是不了解的人。
通过这一番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内容,肯定会把豫南勾勒成为一个人口众多、落后,不发达,甚至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的地方。
有了这个印象。
那事情就很严重了。
如果豫南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豫南的工作做得并不好。
或者说。
是完全跟上面的政策背道而驰的?
脑海中。
王琳琳也是思绪万千。
不过她尽管有所猜测,但是也没多言。
而接下来的两天。
正如王琳琳所料。
周扬几乎每到一处,从来不听取报告。
而是同样的风格。
找当地的领导干部聊天,找企业的负责人聊天,找当地的普通工作人员和民众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