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叙大步走来,对着正在查看锦囊的黄忠说道。
“咦,这不是主公给你的锦囊吗?”
“让孩儿也看看。”
黄叙走到黄忠身边,笑着拿过丝帛。
“主公提供了不少消息。”
“刘备请了一位军师出山,被称为卧龙。”
“据说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谋。”
“再结合这锦囊上所书内容,为父很是好奇,若对方有神鬼莫测之谋,为何能被猜得如此透彻?”
黄忠一脸茫然的看着儿子。
“主公信上说,敌军以诈败之计引我们入博望坡,然后大概率使用火攻来烧我们。”
“父亲,你说敌军之中不会有我们的人吧?”
黄叙摸了摸下巴,一脸好奇的猜测道。
“不太清楚。”
“既然主公如此说了,那咱们小心应对就是。”
黄忠捋了捋已经掺杂银丝的胡须,说道。
“黄将军说的是。”
“主公已经给了如此多有用的情报,那么此战必然能够取胜。”
李典连忙附和道。
曹操倒台之后。
也就有那么三瓜俩枣还在守着所谓的忠义。
李典、史涣、韩浩、牛盖等几十位将领早就已经投了。
说起来,他们也算全了忠义。
毕竟曹操再怎么劣势,他们都没想过投降。
如今曹老板再无可能,他们也得为自己以后考虑。
不过投降之后,他们在董军的地位明显是不如以往。
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一群降将,又怎么可能地位反超董裕麾下嫡系?
翌日
黄忠率大军两万启程。
浩浩荡荡直奔数十里之外的博望。
得知董军逼近,刘备则是亲率麾下最精锐的兵将列阵以待,而非是留守营寨,以防守的姿态面对强敌。
“有营不守,偏偏出来和人家打。”
张飞发着牢骚,神色不满的看向跟在刘备身旁的诸葛亮。
“好了三弟,这个时候就不要说这种话了。”
“以免影响了军心。”
关羽摇了摇头,虽然他也看诸葛亮不爽,但还是开口提醒了一句。
不爽归不爽,但正事和私事还是分的清的。
“二哥,你这新刀如何,用的还舒服吗?”
张飞看了一眼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问道。
“一般吧。”
“料子不如那把,但总归是比寻常的好上一些。”
“待以后战事平息时,某在寻一铁匠好好锻造一把好刀。”
关羽抬起青龙偃月刀,重量明显不如自己原来那把。
如今这把刀虽然也叫青龙偃月刀,但顶多是个a货。
重量才不到七十斤,材料也并非上好的镔铁。
毕竟要的急,没办法仔细搜罗好料子以及好匠人。
“差不多就行了,你岁数也上来了,太重的也容易提不动。”
张飞瞥了一眼这口新刀,咧嘴调侃道。
“哼!”
关羽脸色一沉,冷哼一声。
他!
关羽!
提不动刀?
你是在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