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日后登基,定当将襄阳城赐予郭靖、黄蓉夫妇,使他们能够成为一方诸侯,一展抱负。
但当下,他深知在郭靖和黄蓉的心中,最为牵挂的当属他们的女儿郭襄。自从忽必烈大汗将尚在襁褓中的郭襄掳走,至今已过十多年了。
此次临安之战,未见那个貌似郭襄的小女孩,自己心中也是疑云重重。料想郭靖、黄蓉夫妇心中,也是这般想法。
看来只有从达尔巴、霍都口中寻得线索,这二人一直在皇宫忽必烈身边,或许知道郭襄的下落。
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见杨浩如此态度,心中明白大王恐怕尚未做好准备,这也正彰显了杨浩乃是一代明君,任何时候都将天下安危、家国情怀置于首位。
目前时机或许尚未成熟,于是也不便强求。
杨浩走下王位,来到郭靖、黄蓉面前,向他们深鞠一躬。
“靖弟、蓉儿,此次临安城之战,你二人功德无量。”
郭靖、黄蓉见大哥杨浩在众人面前给自己如此礼遇,不禁有些受宠若惊。
郭靖与黄蓉赶忙躬身回礼:
“大哥,你我兄弟,无需如此多礼,保家卫国,抗击外敌,此乃我夫妇二人应尽之责。”
黄蓉也忙附和道:
“是啊,大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夫妇身为侠义之士,自当为大宋尽一份心力。”
杨浩想到,此时摆在郭靖、黄蓉面前最大的忧虑,当属幼女郭襄。
他们心怀天下,将家事暂且搁置一旁,虽未说明,但自己心中了然。
于是杨浩意味深长地说:
“靖弟、蓉儿,此时那忽必烈大汗已然逃亡,但郭襄的下落,想必那被擒获的达尔巴、霍都定然知道。
我们得想办法从他们口中套出才行。”
听了这话,郭靖与黄蓉心头一颤,瞬间心情沉落谷底。
郭靖此次攻入临安城,也曾四处寻觅郭襄,此前所见那个酷似郭襄的女孩,却遍寻整个皇工无果,心中甚是担忧,忙道:
“大哥,此次攻入临安城,未曾见到上次我与蓉儿所见的那个女孩,我预感她便是襄儿,但此次却未见其影踪。
你说襄儿她会不会……”
想到此处,郭靖不禁眼眶泛红,声音也有些颤抖。
黄蓉也是一脸忧色,此前听郭靖提及见到郭襄,此次她在宫中也私下留意,却未曾发现。
杨浩想着,很可能郭襄已被他们转移至别处,安慰道:
“靖弟、蓉儿,依我们此前推测,襄儿定是尚在人世,只是不知被转移至何处。我们这便前往大牢,向达尔巴、霍都二人问询此事。”
“是,大哥。”
于是,杨浩忙招呼众人,速速散去,各自准备临安城内的善后事宜。
自己则带着郭靖、黄蓉二人,来到临安城的大牢之中,审讯达尔巴、霍都。
与此同时,忽必烈在裘千仞、火工头陀、尼摩星等人的护送下,一路狼狈逃亡至开平城。
忽必烈因中了杨皓的降龙十八掌,重伤在身,又加上连日的奔波劳累,到了开平城后,便一病不起。
众人将他安置在开平城的皇宫之内,更是请来了名医为他诊治。
然而,此时的忽必烈,因此次战败,心中满是绝望与愤恨。此次临安之战,他多年积攒的大半兵马都损失殆尽。
此时的蒙古,阿里不哥更是虎视眈眈,随时等着他落败趁虚而入。想要东山再起,谈何容易。
再加上身受重伤,身心疲惫,几重困境叠加,他的身体终是承受不住。几日之后,便已奄奄一息。
弥留之际,他突然想到自己的义女郭襄,不知她目前在少林寺、学武功进展如何。
本打算靠她日后对付郭靖,如今看来已无可能。便想在弥留之际见她一面。
同时,觉得自己即将归西,郭襄也起不到作用了。既然此次她的父母郭靖、黄蓉带兵攻入自己都城,便想在临死前将郭襄除掉,以解心头之恨。
于是,忽必烈气若游丝地说道:
“襄儿,襄儿,快去,请襄儿。”
火工头陀、尼摩星三人对视一眼,最后决定派尼摩星前去少林寺请郭襄回来,与忽必烈大汗做个道别。
尼摩星,不敢耽搁,立马起身向少林寺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