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中轩很想即刻灭了镇北王府,可兵马、粮饷还未调齐,暂时只能在口头上严厉谴责。
邵沉锋和贺芳亭也想即刻杀到京城,调兵遣将比褚中轩快速,粮饷更是早有准备,但两人深知,绝不能先出兵,以免落人口实。
要知道,他们并非盗匪,不是想干一票大的就走,而是想入主京城,建造一个更好更强盛的朝廷,那就得周全谨慎、不留瑕疵,最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
建造某样事物,从来都比简单的毁坏更难。
便也只发文书,坚决不第一个动武。
这些文书有的被五柳关拦下,有的没拦住。
总之,双方都停留在舆论之战上,镇北王府说褚中轩杀了先帝,褚中轩不承认,反过来说镇北王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看得人目不暇接。
也可以说这是道义之争,都想让自己显得更有道理,更得民心。
不过别的事情也没耽搁,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这一日,公羊先生从五柳关回到北安城,带回一个好消息,孟信凌愿意弃暗投明,奉邵沉锋为主。
但有个条件,他最小的女儿孟珍珍,年方十六,尚未婚配,愿到王爷身边,伺候王爷起居。
孟信凌还派族弟孟佑辰为使者,前来与邵沉锋商谈。
当着众多将领谋士的面,孟佑辰笑道,“兄长说了,不敢与贺王妃相争,只求侧妃之位。”
“只求?”
邵江衡嗤笑,“呵呵,你们还挺知足。”
说得像是想争就争得过似的。
孟佑辰并不恼怒,看着他平平静静地道,“三爷生什么气呢?我们孟家也只是想要一个保障。”
这回邵江衡沉默了。
是啊,两家联姻,向来是最快结盟的方式。
孟家这条件,其实不算过分。
以一个侧妃之位换得孟信凌大开五柳关,很划算。
那孟珍珍是美是丑,是贤惠是骄纵,都不重要。
这压根不是普通的姻缘,是结盟,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事例。
唯一的问题是,大哥大嫂感情太过深厚,什么侧妃姬妾都多余。
也不要紧,纳进门来,不理会便是,就当白养这么个人。
邵淮麟想法与他相似,这事儿,对大哥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诸将和谋士们也觉得,这买卖两全其美,稳赚不赔。
于孟家,与王爷成了亲眷,关系更为密切。
于王爷,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五柳关,白得孟家的助力。
王爷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造反嘛,不就得凝聚各方的力量。
便纷纷看向上首的王爷,等着他笑纳。
却听邵沉锋温声道,“此事不成。”
孟佑辰不卑不亢地道,“莫非在王爷心里,孟氏女不配为侧妃?不瞒王爷,我这侄女幼承庭训,知书明礼,容颜也不俗,侧妃之位,料想还当得。”
来时兄长叮嘱,不让珍珍当侧妃也行,姬妾也可,反正王爷后院现在只有正妃贺芳亭。
孟家可以退一步,但不能轻易退。
邵沉锋微笑摇头,“你们孟家姑娘,自然贤良淑德,宜家宜室,还请另寻良人,本王不纳。”
这是一口回绝,连姬妾的路也堵死了,孟佑辰大惑不解,“为何?”
兄长的推测中,可没有这一项。
不等邵沉锋开口,便有将领急道,“王爷是担心王妃反对么?不可能,王妃娘娘最识大体、顾大局,不会耍小性子!”
一名谋士也道,“孰轻孰重,王妃娘娘分得清!”
这两年多,大家也看出来了,贺王妃不是普通的内宅女子,也有男儿般的雄心壮志,哪会在意这种小事儿。
哎,也怪她今日偶感风寒,没来前院,若是来了,早压着王爷的头应下了。
也许还会急着替王爷下聘礼,让那孟氏女早日进府。
说得直接点,内宅争宠,小情小爱,怎及得上宏图霸业,只要于大业有利,别说一个孟氏女,就是再多加几个,相信贺王妃也会欣然接纳。
这回,是王爷不懂事了。
还有将领隐晦地道,“王爷,就算纳了孟氏女,也动摇不了王妃娘娘的地位。”
贺王妃与孟氏女之间,大家当然只会站贺王妃这边。
其一,贺王妃巧计赚来粮饷,有大功于镇北王府。
其二,贺王妃是王爷正妻,还生下世子。
其三,孟氏女属于后来者,比不上大家与贺王妃的情谊。
而且贺王妃处事公正,德才兼备,宽严相济,是最合格的大家主母,也将是最有风范的皇后娘娘。
纳孟氏女是个权宜之策,王爷若是看得上,便多宠一宠,若看不上,谁还敢强迫他去孟氏女房里?
先答应下来,让孟信凌开了五柳关才是正经。
往后的事儿往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