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江潮捷那张嘴,江玉珠和江珍珠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
而且只是做做家务这种小事,两位老人也会顺着小儿子的要求,让他们跟着做。
于是他们也拿点好处让江潮捷干活,反正一天就一两毛钱的事。
江潮捷也算是实现了一天三顿冰激凌的梦想,不过代价就是有个厕所的坑位一整天都是他的专用。
这期间江艳秋除了吃饭的时候能见到陆云霞和江安华,其他时间都很少见面,倒也没闹什么矛盾。
年前江艳秋他们四个闲着没事干,都被打发去排队买年货了。
有时候买一样东西就得排上好大半天的队,这还是你能挤进去的情况呢。
现在的排队可不像后世那样一个一个来,而是一窝蜂地挤在摊位前。
能不能买到东西,就看你力气大不大,手够不够长,声音够不够高了。
江玉珠一开始就找各种借口不去排队买东西,江珍珠倒是去了三天,不过后来真的给吹感冒了。
江艳秋有些嫌弃地抱怨她说:“你没事儿就得学学老七,多运动运动,身体那么弱还整天窝在屋里,不生病才怪呢。”
江珍珠还是闷不吭声,就跟没听到似的。
采买年货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江艳秋和江潮捷身上了!
这江潮捷可乐坏了,每买一样他都能抠点钱出来,要不是他能力有限他估计都想一个人承包了。
到了月底买供应的时候,江艳秋又跑到东城区去抢自己那份供应,顺道给孙玉芳和王老送点年货。
除了鸡鸭鱼糖烟酒这些,江艳秋还特意把她那两根七八十年的人参拿出来送给他们俩。
给王老的就算是拜师礼了,给孙玉芳的就当是感谢她给自己介绍工作的谢礼,不管怎么说,都得好好谢谢人家,拿出自己的诚意。
来中医馆看病的人可真不少,不管什么年代,医院都是最忙的地方。
这次连孙玉芳都在药房帮忙抓药,忙得晕头转向的。
江艳秋这次走后面没有走大厅,这中医馆是靠大街的大三进院,倒座房和正房都是两层楼的,中医院的大厅就是倒座房。
前面两进院都是中医馆的公共区域,三进院是员工宿舍,孙玉芳家也住在这里。
江艳秋在孙玉芳等了大半个小时,她才有空回来,看到江艳秋半天才想起是谁,有些吃惊地问:“小江,你怎么来了?”
江艳秋有些不好意思说:“这不快过年了嘛,我来给你和老师送点年货,没想到都要过年了还这么忙,真是不好意思,耽误你们时间了。”
江艳秋这可是两辈子第一次正儿八经给人送这种礼,也没人教过她什么,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有点小紧张。
在人际交往这方面,她真的不行。
孙玉芳听了可高兴了,说:“天冷了受风寒的人多。你这孩子太实诚了还特意来送你,你等会儿,我去叫师兄过来。”
虽然只是送个年礼,孙玉芳还是把王老叫了过来,人家小姑娘这么有心,可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得让师兄知道人家的心意。
等孙玉芳和王老回来,她想都没想就把准备好的人参盒子拿了出来,说:“老师,孙姨,这是我从东北带回来的特产,你们可别嫌弃。”
为什么要把人参单独拿出来送呢?
就怕人家看不上她送的礼,转手就送人或者随便打发了。
孙玉芳看她样子差点笑出声来,这孩子也忒实在了。
等打开看到里面的人参,直接就说:“你这也太‘特产’了吧?不过这太贵重了,我们可不能收,是犯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