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泥土以及稻草柳木来增加熟铁里的含碳量,以及熟铁上缠绕一圈生铁,放到炼炉里进行炼制,也是快速得到钢的方式。
离开铁厂后,七月二十四,傅干回到长安,建议刘备先用铜制造大炮。
先造小型的,去训练炮兵。
在傅燮的行政能力下,把需要铜都收集上来,连宫里的各种铜器都熔了,全力为铸大炮做准备。
各种铜器工匠全部被集中到长安,特别是会制作大钟的一类铜匠,更是严格被控制。
在长安的甘泉宫辟出一块地,让这些工匠住进去,炼制炮管。
周围有刘备的亲军在守卫,傅干每日都到里面,与工匠商议。
他记得有蜜蜡法制作,不过他也只是提出意见,把他对大炮的理解告诉这些工匠。
这些工匠才是专业的,一个小小的灵感,能够让他们的技术大增。
终于在八月初十,一个小型火炮造出来了。
炮管造好,傅干又让师傅在里面凿出膛线,保证射击的准度。
火药在诸葛亮等人的实验下,改成一炭二硫三硝石。威力比原来要大不少。
在八月二十四日,天气良好,刘备带着他的一众亲信,来到甘泉宫。
“求实,东西准备好了吗?”
刘备率先提问。
傅干点点头:“一切准备就绪。”
“开始!”
刘备一声令下,傅干派人把铜炮推上来。
炮管口径大约是八十毫米,炮身长一米。
能来到这里的,大都提前知道了火药与大炮的事。
都在瞪大双眼瞧着这个大炮能带来什么效果。
通过基础的数学计算,有效射程大约四百米左右,于是派人在四百米距离的位置上放置一大片铁甲,好试验出铜炮的威力。
说实话,铜炮还是傅干第一次见到。
前世的他想要看到炮也只能是电视或者网上,如今要发射,他心里也是充满紧张的。
为了防止炸膛,他选择少放一些火药。
随着士兵点燃火线,在众人期待中,铜炮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炮弹从炮管里喷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落到三百米处,与傅干预估的距离少了一百米。
可巨大的威力,把地面砸出一片坑来。
众人都是惊疑不定。
关羽两眼放光,赞叹道:“以后的是的变了,谁要是再敢排成密集的队列,一炮下去,糜烂数十里……”
众人纷纷赞同。
既然证明铜炮可行,刘备决定在五年内造出三百门各种大小的铜炮。
傅干也在谋划着对关中的豪族来一招釜底抽薪。
关中豪族如今都有各自的坞堡,要是派士兵一个个攻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有了火药与大炮,那就好多了。
回到宫里后,傅干找到刘备,告诉刘备,等到明年时,他准备出草一个新的法案,遗产税,资产达到一定程度,按比例收取,最高者可达到九成。
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土改,也就是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