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
“请三思啊”
“朝廷的粮饷赋税,不足啊,不堪重负啊”
这不,大殿下面,户部尚书龚彝,就立马站出来,开口大声劝谏,要求朱皇帝三思而后行。
太奢侈了啊,上次在沐王府的晚宴,刚刚定下10个营编制,全是土司明协营。
如果再加上前面的,忠贞营10个营,那就是20个营,6万人啊。
此时此刻,这个老狐狸铁头娃,有点想撞死在台阶下,花钱如流水啊。
“龚尚书”
“切勿多虑,朕心里有数”
至于粮饷的事情,朱皇帝心里,确实是有数,开口郑重的安慰龚彝。
没错,他是算过的,养兵半年以上的粮饷,朝廷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一年后的养兵问题,那就多想了,练出来的兵马,又不是死人,不会出去抢劫啊。
东征南直隶和江浙,那都是赋税重地,人丁多,遍地是黄金。
实在不行的话,不是还有隔壁嘛,下缅甸,暹罗,柬埔寨,澜沧和安南,邻居屯粮,我屯枪。
更何况,他还有别的想法,去别的地方搞钱,最近已经开始行动了。
“首先,是二炮营的扩编”
“潘忠将军的直领兵马,扩充到3千人”
“四个二炮司,每一个司2千人,总计11万人”
“兵部和户部,要尽快抽调新兵,打造更多的火炮火器,完成二炮营的扩充”
“对了”
“还有户部,要征调更多的战象和马车,还有丁壮民夫”
“不足之数,让鸿胪寺,去找中南半岛的藩属国,上贡补充战象”
没错,南征北战几万里,十几场大战下来,朱皇帝已经感受到了,二炮营的兵力,严重不足了。
这不,直接从5千人,扩充到11万人,以后四个二炮司,都能单独配合作战了。
当然了,需要的大炮、飞雷炮和抬枪,还有配套的战象、民夫、马和炮车,也是天量的。
“其次,是骑兵营”
“四个骑兵营,全部从1500人,扩编到2500人”
“四个营的主将,分别是孟养公马将军,广昌侯高将军,大将祁磊和刘金豹”
“至于魏豹将军,要调出来,朕另有他用”
“各营的副将,暂时等一等,过段时间,朕再另行任命”
“骑兵的不足之数,交由兵部,去全军挑选,熟练骑术的老卒子”
“记住了”
“只要是兵部看中的,任何兵营的主将,都不得阻扰,否则严惩不贷”
没错,这一次扩编扩军,朱皇帝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将来的东征北伐。
可以预计,到时候,肯定都是大战役,战略决战,火炮兵少不了,但是骑兵更加缺不了。
这方面,朱雍槺的大明朝廷,一直都是弱势,只能勉强补充吧。
至于各营的副将,还有一些精锐骑兵,朱皇帝也有打算了。
皇妃吴阿珂的二兄吴应麒,正在投明的路上,刚好撞上了,一起安排进去吧。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辽东铁骑啊,即便是几百人,那也是精锐家丁,刚好投进去,加强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