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开皇年间
杨坚在忙着筹备科举制,虽然势必会遭到那些公卿世家的反对,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杨坚还是下定了决心,若是一直不变,对朝廷反而更加不利。
有聪明的家族倒是已经知道了转变,既然发展不可逆,那只能迎合时代发展,而想要家族的荣耀一直延续下去,那唯一保险的做法就是好好培养家族子弟。
有家族掌权人想得明白的,自然也有依旧顽固的,本想联合在一起抵制,但挡不住聪明的家族已经向朝廷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剩下的老顽固们即便不愿意,也只能看着事况发展无可奈何。
民间对此是一片赞扬声,百姓们有了上升通道,加上来年将有新种子种下,日子越过越红火。
即便是穷苦人家,也打算明年好好干,一家人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要送娃去学习。
唐 贞观年间
李世民已经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战报,不管是李靖那边还是远在东瀛的尉迟恭父子,都有好消息传来。
不过东瀛那边还要耽误些时间,因为要开矿,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
宋 开宝年间
如今的南唐和吴越国都提前并入了大宋,这不费一兵一卒就扩大了疆域,赵匡胤无疑是最高兴的,还给李煜和钱俶封了王。
李煜和钱俶自然也来到了汴京,毕竟要亲自跑一趟,不过两位的夫人倒是没有一起来。
钱俶是觉得一路上舟车劳顿,他舍不得妻子受累,干脆就自己带着儿子跑一趟。
李煜是担心自己妻子长得太美,万一被赵匡胤瞧上了,那还得了,虽然是不确定的事情,但他心里对赵大可不放心,基本上微乎其微的可能性都要扼杀住。
赵匡胤倒是没在意这些事情,他现在心情好,忙着设宴款待两人。
酒过三巡,赵匡胤也是劝二人不如带着家眷来京城安家。
李煜怎么可能乐意待在汴京,想到历史上自己的遭遇,在汴京去世,他能愿意就怪了,而且也怕媳妇被赵大看上啊,心里各种吐槽但面上还是笑道:“多谢官家,只是我已经打算带着妻儿云游各地欣赏自然风光了,臣出发的时候,内子已经在收拾东西。”
“没想到重光有这般大志向,那汴京的府邸朕还是给你留下,你来汴京也能有个住的地方。”赵匡胤闻言有些遗憾,但还是决定尊重。
说完,赵匡胤又看向了钱俶。
钱俶自然也不想待在汴京,便出口道:“臣就多谢陛下了,只是臣在南方已经待习惯了,还是想留在临安。”
“那倒是,这故土难离啊。”赵匡胤也点点头,他就是客气客气,反正国土已经到手了,他也不怕这两人反悔。
宋 熙宁年间
苏轼兄弟已经回到了汴京的家中,好久不见的兄弟俩,自然是好一番促膝长谈。
苏辙叹了口气道:“这次我们能回来,还多亏了王大人,是他给官家提的,哥,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谢谢人家。”
苏轼也同意弟弟的话,“嗯,我这次回来还带了不少密州特产,明儿咱就去王家送点去。”
苏辙一脸的纠结,“再多准备些其他的吧”
苏轼一副弟弟你看不明白的模样,“子由啊,就王安石这家伙,你送礼去给他,他保不准给你连人带物赶出来。”
苏辙一想也是,带点特产还能说得过去,“也行,正好我们也要和王大人了解一番变法的进程和具体情况,然后又要开始忙了,这次将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
说完事情后,兄弟俩肚子也是饿得咕咕叫。
苏轼面上跃跃欲试,“子由,为兄在密州的日子,可是学了不少当地的特色菜,还从光幕上学到了回锅肉,我去做给你尝尝。”
说完,苏轼已经迫不及待的往厨房去,准备给弟弟露两手厨艺了。
看着兄长急匆匆的背影,苏辙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哥的性子还是没变啊,不过这也好,至少看得出他在密州的日子过的是真不错。
“哥,你等等我,我来帮你。”
明 洪武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