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众人,谁都知道统一好,但内部人心不齐,有人只图眼前的安稳,对于一心为国为民的无疑是极其痛恨的。
祖逖握紧拳头脸色很难看,他想要北伐,然而当今天子并不支持,北伐难成,他理解后世的岳飞辛弃疾,因为自己同他们惺惺相惜。
{13、前秦(351—394),国祚46年,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开国之君是氐族人苻健。
351年,苻健登基,定都长安,他在位期间施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
东晋出兵讨伐前秦,都被失败了。
苻健死后,他儿子苻生继位,然而他荒淫无度。
于是苻坚杀了苻生,自立大秦天王。
苻坚在位期间知人善用,他还提倡儒学,培养人才各种措施使得前秦政治清明、国势大盛,和东晋相对峙。
前秦的汉化改革也是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
384年,苻坚被后秦将领俘虏,誓死不交出玉玺,被缢死。
394年10月,前秦末帝苻崇被西秦军杀,前秦灭亡。}
不少百姓们都有些唏嘘,好不容易看到个还不错的君主,但结局显然不怎么好啊。
当然对于东晋的一些人士而言,被光幕点出兵败,多少有些脸热,那些看不上异族王朝的大臣,现在也不得不正视,也有厉害的人物。
{14、后秦(384—417),国祚34年,开国之君是羌族人姚苌。
苻坚在淝水兵败后,羌族的姚苌就背叛了前秦。
384年,姚苌自称万年秦王,两年后在长安称帝。
姚苌去世后,他儿子姚兴继位,姚兴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他还推崇佛法和儒学,对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做出了贡献。
他死后,太子姚泓继位,皇室内部爆发内战。
417年,刘裕攻破了潼关,姚泓投降,但全家被刘裕处死,嫡系一脉几乎诛灭殆尽,后秦灭亡}
刘裕一点都不在意后世怎么说他,他在意的是自家后代出现了昏君,实在是每每想起都叫他肝疼。
民间,也有人觉得刘裕太狠了,怎么说人都投降了,当然也有认为成大事者不应该心软的。
{15、西秦,两次立国,国祚37年。
开国之君是鲜卑人乞伏国仁。
400年时被后秦灭国,409年再次复国。
431年被夏灭亡,一共灭了两次。
16、夏(407—431),国祚24年。
开国之君匈奴人赫连勃勃,也是十六国中最后出现的政权。
407年,赫连勃勃背叛后秦自立,自称天王,因为他认为匈奴是夏启的后代,于是国号叫夏。
431年,夏末帝赫连定被北魏的属国土谷浑俘获,送到北魏后,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夏灭亡}
大禹:??启的后代?
夏启:…他不知道呀。
对于看热闹的百姓们来讲,虽然脑子里过了一遍十六国政权,但转头又会忘记倒是真的。
有做记录的人还好,记不住的时候翻出来看两眼。
学渣们抱着笔记略松了口气,记倒是记下了,但是脑子里还有些茫然,噢,十六国都有那些来着?
刘彻撇撇嘴,这些个分裂势力,他根本就看不上好伐,即便是大一统的王朝都不见得有几个是能被他正眼相待的。
{以上十六国是和东晋并立的,十六国灭亡后,也就是到了南北朝时期(420—589年)。
从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南朝宋开始。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朝。
北朝则是承自十六国。
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581年,隋灭北齐后统一北方。
之后隋将南朝也灭了,这段大分裂时期结束,全国再次得到了统一}
光幕下
看到终于实现统一了,不少观众都是高兴的,更有不少人在夸隋文帝,尤其是老百姓们,没有人喜欢大分裂。
嬴政看完也是松了口气,实在是太乱了,统一好啊,他可不想再看到这种了,当然,他也记得后面还有个五代十国,唉。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现在多少是忐忑迷茫的,这一世什么都变了,他们的未来会如何、究竟谁能先统一,一切都是未知数。
孔子嘴里低喃着‘统一’二字,随即沉沉叹了口气,统一势不可挡,终究这片土地都会成为一家人。
杨坚坐在龙椅上看着光幕,心中还是高兴的,但想到儿子又郁闷了,自己好不容易才实现的大一统啊,结果就被败光了,败家子啊败家子。
隋朝的百姓们有些老一辈的人就是从乱世活过来的,想起曾经那段岁月,那真是说者流泪,闻者悲伤,根本无人想要提起,每说一次都是在揭伤疤。
李世民轻声叹息,想到安史之乱、想到十国,他要做的太多了,河北那一带也要处理好,不然矛盾日益积攒下去,早晚也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