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下
嬴政压制住嘴里的腥甜,太医此时也不敢说话,史官手中的刻刀都要拿不稳了。
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天都黑了,得,这今晚回不去了。
扶苏也跪在嬴政面前,整个人从风度翩翩的贵公子形象变得颓废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
胡亥到来的时候,悄咪咪的躲在殿门口往里面看,压抑的气氛吓得他实在不敢进去,看了看身旁的赵高,“要不,我们还是回去吧,父皇现在心情不好,咱还是别去触霉头了。”
赵高当然是不同意啊,“公子啊,陛下如今心情不佳,正好需要你去安慰啊”
胡亥看了看赵高鼓励的眼神,咽了咽口水,闭了闭眼走进殿内,瞬间脸上变得关切。
“父皇,儿臣来看你了,你可要保重身体,别被大哥气着了,不然儿臣该担心了”
胡亥喋喋不休,整个殿内都是他的声音,嬴政感觉脑子突突的,但想到这是最喜爱的小儿子,还是耐心的说道:“你先回去。”
胡亥的声音戛然而止,看了看亲爹脸色不好,也只好呐呐的开口,“那儿臣先回去了,晚点再来看您。”
接着,胡亥又怒气冲冲的看向扶苏,“大哥,你可别再惹父皇生气了,要是父皇有个好歹,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放下狠话,胡亥赶紧离开,他也知道亲爹的脾气,审时度势的本事还是有的,不然也不会受宠多年了。
唐 贞观年间
李世民有些郁闷,后世距离太久了,不懂后世人的评判标准,不过现在他倒不会砍后世人,毕竟他看到了后世人是真的在夸他不是。
宋 开宝年间
赵匡胤还没高兴完后世人想来大宋,就被后半句搞破防了,大宋,大怂?究竟是为何?他的大宋哪里弱了,竟被这样称呼?
南宋的臣民们难受的不行,没有什么比后世的评价更扎心的了。
明 洪武年间
朱元璋嫌弃的看着光幕,别说李世民了,试想谁要是在他面前说自己和嬴政一样,他绝对先把这家伙削了。
不过现在老朱更急的是,老四造反了?造老大的反?还是老大出了什么问题?
{三号网友表示:
刘邦、李世民和朱元璋。刘邦他开创的汉朝屹立了四百多年,现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以汉族称呼。
李世民不管是文治武功,综合能力都非常高的帝王,真正全能型战士。
朱元璋,从一个农民和尚登上帝位,能力有多强不用多说}
刘邦已经乐坏了,高兴的直拍大腿,”这汉族的称呼,好听,乃公的大汉存在了四百多年,比秦朝强太多了,可以了。”
汉朝的皇帝们已经在脑子里计算了,四百多年,看看是哪个倒霉蛋弄丢了江山。
刘协现在只想哭,他就是这个倒霉蛋啊。
刘禅也哭,他也是倒霉蛋。
李世民再次看到后世人提起自己,心情已经美得不行,虽然有些担忧后代子孙是不是也来了个玄武门之变,但现在他也只能先放在心里。
朱元璋看到自己被后世人提起也没多大反应,不是官方的认定,后世人自己的评价不必太过在意,多做实事才是重点。
{四号网友:我心中有几位人选:一是秦始皇嬴政;二是汉武帝刘彻;三是唐太宗李世民}
祖辈们也看出来了,这千古一帝的称号啊,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刘彻心中一喜,他也是千古一帝,想来历史上做的不错,至于‘武’的褒贬,匈奴一直都是大汉的心腹大患,穷兵黩武也好、刚强理直也罢,他都要对外战争,只是这一世他一定会好好筹划。
对于各时空的老百姓们来说,对这兴趣不大,运气好的生在太平盛世,有个明君当政,运气不好活的猪狗不如,什么千古一帝的,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也和他们没关系,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的就是好皇帝,说其他的都是放屁。
民国
帝制被推翻,老百姓们再次看到这些封建帝王,真没啥好印象,受苦受难的都是底层人。
先辈们倒是能理解,历史人物终归都有后人评说的,只是心中却有些酸酸的,可能是近现代这段侵略战争的残酷经历,种花家吃过苦,导致孩子们更愿意推崇杀伐果断的古代君王,这样说的话,他们还应该更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