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宫中便开始忙碌起来。
大臣们早早地来到朝堂,交头接耳,讨论着朝事。
楚容朝身着庄重的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威严地走上朝堂。
她扫视一圈群臣,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朕有要事宣布。”
“朕登基不久,后宫着实空虚,本想着君后入宫不久,半年以后再行选秀,但昨日各位大臣既然提议了,朕也不好再推了。”
“朕能够统一四国,北牧九越城主没少出力,更是将整个北牧奉上,所以朕决定封九越为皇贵君。”
“南曜摄政王赫连暝品德优良,更是没少为朕出谋划策,封贵君;西楚穆家穆骁南才貌双全,性格温和,封贵君。”
“西楚沈家沈听颂、凌家凌苍川皆是母皇曾赐给朕的婚事,特封沈听颂为容君、凌苍川为淳君。”
“朕在登基之前遇见过不少危险,皆是朕身边的暗卫,亦是南曜涧家少主涧寂所救,特封为德君。”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面面相觑,随后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
诡越将整个北牧献上,这份大礼足以彰显他的诚意和实力,因此没有大臣对他成为皇贵君一事提出异议。
可穆骁南与赫连暝同为贵君,平起平坐,这让南曜的不少大臣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位南曜出身的大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赫连大人曾为南曜摄政王,劳苦功高,封贵君自是应当。”
“可这穆骁南,不知有何功绩,竟也能与赫连大人同列贵君之位,臣实在难以理解,还望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其他南曜大臣纷纷附和。
楚容朝微微皱眉,目光扫向众人,还未等她开口,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这位大臣乃是中立一派,平日里与各方势力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说道:“陛下,诸位同僚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穆公子也并非毫无建树。”
“他在诸多事务上为朝廷出谋划策,也有不少功劳。况且,陛下的册封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想必自有陛下的考量。”
楚容朝微微点头,对这位大臣的话表示认可。
她看向提出异议的南曜大臣,缓缓说道:“朕的册封,自然是综合了各方因素。穆骁南虽未有赫连暝那般显赫的过往,但他对朕的忠心,对朝廷的贡献,朕都看在眼里。”
“朕希望诸位爱卿明白,后宫的册封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稳固朝堂。”
“赫连暝来自南曜,穆骁南与其他几位君侍也各有其背景和能力,他们都为朕的江山社稷贡献了力量。”
南曜的大臣们听了楚容朝的话,虽心中仍有不满,但也不敢再公然反对。
楚容朝见状,继续说道:“朕也希望,诸位爱卿能够放下成见,以国家大局为重,共同辅佐朕治理天下。”
朝堂上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楚容朝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楚容朝回到寝宫,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这场朝堂上的争论虽然暂时平息,但谁都清楚后续的问题恐怕不会少。
后宫新人即将入宫,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要想真正平衡局势,谈何容易。
而另一边,谢清砚处理完入宫筹备的紧急事务后,趁着些许空闲,前往宿羡之的住处找他下棋。
宿羡之见是谢清砚来访,微笑着迎接,两人在庭院的石桌旁坐下,摆好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