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胶的特点:
首先,是弹性出色,生胶的弹性是其最显着的特点之一。
相比其他类型的胶皮,生胶具有更高的弹性系数,这使得球在撞击胶面时能够获得更快的回球速度。因此,使用生胶的选手在比赛中往往能够凭借出色的回球速度,给对手制造巨大的压力。
其次,生胶旋转较弱,由于生胶的胶面较为光滑,摩擦系数较低,这使得球在撞击胶面时产生的旋转较弱。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球的旋转变化,但也为选手提供了更多的进攻机会。在进攻时,选手可以更加专注于球的线路和落点,而无需过多考虑旋转的影响。
最后,生胶适合快攻型打法,由于生胶具有出色的弹性和较弱的旋转,它非常适合快攻型打法。使用生胶的选手可以凭借快速而有力的回球,在比赛中占据主动地位,给对手制造威胁。
使用生胶的选手在比赛中应以快攻为主,他们可以利用生胶出色的弹性,在对手还未完全适应的情况下,迅速发动攻击,打乱对方的节奏。
虽然生胶的旋转较弱,但选手仍可以通过改变击球方式和力度,制造不同的回球效果。
当然,使用生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其他技术。
相反,选手在比赛中还应结合其他技术,如旋转球、弧圈球等,以丰富自己的战术手段,这样不仅能增加比赛的观赏性,还能让选手在比赛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情况。
另外,正手生胶的打法中,正手大力量的扣杀是这种打法最大的亮点,也是比赛中得分率最高的技术。
生胶除了可以打出快速的扣杀之外,还容易打出滑板,这是它的特点之一。
滑板技术利用生胶快速多变的特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比赛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削球打法对于球员的技术和心理都有很高的要求,这种打法的特点是慢而稳,对手很难找到进攻的机会,需要球员有极高的专注力和耐心。
国乒队年轻的小将们可能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在面对削球时就显得有些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削球打法在国际比赛中并不罕见,很多队伍都有专门的削球手。
国乒在这方面的准备可能还不够充分,没有足够的针对性训练来应对这种打法。
所以,在比赛场上,乒乓小将们可能就会感到措手不及。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原因。
其实,无论是技术上的不足还是策略上的缺失,背后都反映出国家队在培养年轻选手时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和专业指导。
毕竟,乒乓球是一项非常讲究细节和技术。
而且,在弧圈球技术成熟之前,对付削球的办法并不多,运动员常常被削球手带着走。
面对飞来的下旋球,球员常常只能同样以下旋球回去,这便落入了削球手的圈套:削球是他的强项。
一旦球员回球质量不高,球旋转的速度不够快,就会被对方一板拍死。所以,进攻型运动员对削球手很头疼,称他们是打不死的牛皮糖。
然而,削球手并不是没有短板。
削球手大多通过远台防守战术消耗对方,以空间换时间,慢慢拖死对手,这就决定了他们打出的球速度比较慢。
而且,人的力量总体是有限的,当球员需要将更多力施加到球的旋转上时,球平动的速度自然会降下来;由于削球手离台更远,当球落到台面时,它旋转的速度远不如出手时那么快;由于球更飘,加上与球台碰撞瞬间的“刹车力”,下旋球反弹的高度更高,这也给对手反击创造了机会。
削球手以旋转取得优势,但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弧圈球技术发展,削球手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90年代初,我国顶尖削球手丁荣削球平均转速为103转\/秒,最快速度达1207转\/秒。
要知道,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速度,许多选手拿他一点招都没有,球员完全没办法转入有威胁的进攻,常常被他带入无休止的消耗战里边去。
但弧圈球的优势是天生的:运动员手臂的运动幅度更大、引拍的距离更长,球拍触球瞬间的速度也更快。
当运动员熟练掌握弧圈球打法后,他能击出旋转速度更高的上旋球:正胶弧圈球转速最高1368转\/秒、反胶弧圈球高达155转\/秒。
削球手打出的球落台后速度下降,攻球手反击速度更快,这样一来有机会一板打死。
所以,后来削球手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是一个乒乓帝国,比赛中希望能够碾压对手,而削球太被动,总是在挨打。况且,削球需要能够化解对手进攻并反攻,对局面的把控能力的要求太高。
当然,这只针对中国男子削球,中国女子削球还存在。
因为女子攻球手力量不大,能够削得住球,男子要求能够顶大板,这就是为什么男子削球几乎绝迹。
所以,接下来国乒队还需要多加练习,提升技术能力,让球员们能更好的适应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