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柳兄家的这池塘实在是点睛之笔。”秦彦毫不客气称赞。
柳严明谦虚了一句后,才道:“以秦兄前两次考试的名次,这次府试通过是板上钉钉,不知道秦兄可打算来府城读书?”
秦彦连续出风头,柳严明早就让下面的人查过他。
知道他出身农家,求学不易,现在只是在县城的一个书院读书而已。
“若秦兄有意,我可以为你引荐,进入白崇书院。”
白崇书院的院长是进士出身。
只是考中后在官场沉浮了两年,厌倦了,才出来教书育人。
而柳严明早就拜师院长了,所以在白城书院很能说得上话。
秦彦却摇头:“有劳柳兄费心,秦某暂时没有这个打算。”
他不想离开家人。
倒并非依赖,只是他读书的初衷就是为了庇护家人离得太远,家中若是出了什么事儿,他都很难得知,更别说其他。
见状,柳严明也没有强求。
三人消磨时间到下午,还在船上吃了一顿午食,秦彦才提出告辞。
柳严明亲自将人送出门口,看着兄妹俩走远,他面色沉凝:“魏庭他不肯来吗?”
身后一直垂手而立的下人忙上前,低声应道:“魏公子是被府尹大人请去做客了,还没出来。”
柳严明蹙眉。
不知道魏庭愿不愿意配合府衙,他可不想背下这口黑锅。
若是名声太坏,即便府试考中了也可能取消名次的。
秦彦兄妹溜达着回了客栈,见爹娘他们在大堂喝茶。
大堂这会儿不是饭点,却人不少。
“所有参加对诗的都挨个问话,最后查出来,魏庭在诗会后是独自离开的。”
“说是醉酒,但他身体不好,也没喝多少,应该之后的事他有印象。”
“唉,我听府尹大人的意思,要把这事查清才公布府试的榜单。”
“什么?发榜推迟了?那姓柳的也是,没事搞什么对诗!”
有人抱怨,等待榜单的日子自然是煎熬的。
而且有些考生家境一般,客栈住久了也要多不少钱的。
方铜也眉头紧蹙,那这得推迟多久啊?村里地头的活计,还得他回去忙活。
秦彦一进来也听到了,直接坐椅子上,给妹妹还有自己倒了茶水。
“爹,不用担心,这案子拖不了多久。”
这府试是大事,发榜就算推迟也不能太久,可不少人盯着呐。
“唉,行吧,对了,我近来逛铁匠铺,发现这里比咱村便宜点,要不打几个点锄头啥的带回去。”
他们几家的农具都用了不少年头了,磨损了不少,用的费劲。
“行,这是正经事,我跟你一块去。”钱凤萍先点头。
方南枝则眼睛一亮,想到啥,道:“爹,那府城的木匠店便宜不?咱打个犁吧,我知道一种新犁,比原来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