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不幸,诗家兴。
李白出生在一个富庶的人家,家境殷实。但是,因为是商人之子,其身份甚至还不如种地的农户高。
所以,他从四川出发,一路结交好友,历尽艰辛,达到长安后,只为求取一官半职为大唐作贡献。
可是,沉迷于享乐的李隆基,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关心政治?
他的确亲自接见了李白,却给了他一个类似秘书的闲职,有宴饮的时候就把李白拉出来写几首词。
李白想在政治上一展抱负,但是,李隆基只想把他当作盛世的点缀。
抑郁不得志的李白,最终辞官,继续流浪。
他的婚姻感情,也和官场一样,四次婚姻,做了两次上门女婿。
因为从小就锦衣玉食,这也导致了李白在结婚后,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
四任妻子,有两位是因为他这样的性格离开他。
晚年的李白,非常凄凉,穷困潦倒、孤苦无依。
李豫看着躺在草地上的老人,无奈地摇摇头。
他没见到过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李白,倒是见到了落魄的晚年李白。
“把他抬到车上吧,不能就这么把他扔在这里。”
李豫让程大勇、韦皋,把李白抬进了车子。
被抬进车子的李白,依然昏迷不醒。
“岧郎(李适的别名),你照顾好李白。”
“是,父亲。”李适对李白没有太多印象,毕竟他还太小。
看着旁边这个喝得醉醺醺,不省人事的老头,李适摇摇头。这把年纪还这么爱喝酒,真是不要命了。
确认车子没有什么问题后,李豫启动了车子。
此时的大唐,没有导航,没有gps信号,更没有所谓的网络。
所以,李豫他只能边开车边副驾驶的雪娘问路。
大唐的古人,一见到李豫开的原野车,一个个把眼睛瞪得无比大。
问出的问题,也十分的奇特。
“这马车,为什么没有马在牵引,还可以动?”
“车子里坐这么多人,不会闷死吗?”
“你们是不是仙人,要不然为什么这位大哥的手,只是微微一动,车子就动了?”
对于这和谐啼笑皆非的问题,李豫回答累了,便让雪娘解释。
雪娘回答得很虎。
“这不是马车,这是原野车,吃了油就会自己动。就像马吃了草,就能跑起来一个道理。”
“车子里有空调。空调是什么啊。人要呼吸,车子里面有能够产生呼吸的东西,就是空调。所以,我们能够时刻呼吸,我们不会被闷死。”
“我们的确是仙人,而且有很高的法术,所以,我建议你们都离我们远一点,毕竟万一被我们惹不高兴了,我们就会给你们施加法术。”
李豫嘴角一阵抽搐,但是,也觉得雪娘这么回答,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你要让1000多年前的唐人,理解现代科技,的确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