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你这么一搞,那皇帝早逝就不定是意外了!
你这么搞,怕就是想给朱瞻基留条正经造反的路吧?那我可不答应!”
朱瞻基看向自己老爹的神色顿时又多了几分崇敬。
看老大老二争论不休,朱棣只是平静地道:
“随你们怎么争,反正没看到后世是以何种方式治国前,朕都不会下决定。”
两人这才消停下来。
……
【这场改变大明国运的大败,被称之为土木堡之变。
而这场大败的结果,还远不止是皇帝被俘,瓦剌赚得盆满钵满作为结束。
此战过后,瓦剌大军获得无数精良军械和物资,实力大增。
此消彼长下,明朝军力在此刻陷入极其虚弱的真空期,瓦剌的野心已经不只是劫掠了,而是企图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发兵北京,一举灭亡明朝入主中原。
公元1449年十月初一,也先兵分三路进逼北京。
东路军两万人从古北口方向进攻密云。
中路军五万人,从宣府方向进攻居庸关。
也先则亲率西路十万兵马挟持英宗至大同,因大同守将郭登坚守不出,也先于是转攻白羊口。
短短数日后,白羊口被攻破,明军守将谢泽战死。
瓦剌军继续挥师直逼紫荆关。
次日,紫荆关又被破,守将孙祥、韩清战死。
白羊口是自西北方向进入北京的重要山口要隘。
紫荆关是内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
这条线被打通后,瓦剌军便可长驱直入北京城下。
北京城中绝大部分兵力被抽调损失在了土木堡之战,城中能战之兵连同老弱不满十万。
形势极为凶险,已经到了大明生死存亡的关头。
与此同时,于谦等大臣已经紧急拥立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钰于危难中登基。
然而此时朝堂上商议的不是如何布置防御应对大敌,而是争论要不要放弃北京城南迁。
以徐有贞为代表的朝臣们,主张太后和皇室先行撤往南京,待北京城坚持到勤王大军赶到,便可驱除瓦剌保住京师。
如果守不住,那就等瓦剌烧杀抢掠完了之后再回来。
可是这些人心里明白,野战尚且打不过瓦剌,让北京城和各处要隘被瓦剌掌控后,再想收复就更无从谈起。
一旦南迁,北京城沦陷,就意味着明朝会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要像南宋一样只剩半壁江山了。
这时主战派代表于谦站了出来。
揭穿主和派企图与北京城沦陷的严重后果。
一旦南迁退守江南,长江以北的几千万百姓将尽成奴隶,届时获得无数资源和兵力补充的瓦剌南下灭了明朝也只是时间问题。
于谦最后掷地有声地说出:“京师是国本!主张南迁者,可斩!”
外柔内刚的朱祁钰,也在这时显露出了他的血性,坚定支持于谦与京师共存亡的主张。
就此拉开了决定大明朝命运的北京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