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务只需动用部分储备金,便可以维持交子的信誉。
官府便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增发交子,维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
这时的交子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宋朝也正是在交子的加持下,让原本就繁荣的经济变得更加繁荣。
但是宋朝的交子体系依然存在缺陷,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纸币普遍会存在的问题,容易超发。
纸币低廉的制造成本和方便为官府谋取财政收入的特点,让官府在面对财政问题时,非常容易依赖增发货币来解决问题。
国家要打仗,增发货币。
国家要赈灾,增发货币。
就连皇帝和官员也会觉得获取财富如此简单,那么就增发货币让自己享受享受。
这时就回到了最初提到的那点,一旦货币脱离了方便贸易这一初衷成为剥削工具,经济必然就会面临崩塌。
随着宋朝增发过多纸币,交子的价值下跌,物价飞涨,百姓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挤兑交子务取出存款。
官府拿不出那么多金属货币兑换,只能直接拒绝兑换铜钱。
交子渐渐沦为废纸,经济遭受毁灭性冲击,百姓生产生活也大受影响,国家从此走向衰落。
明朝的宝钞也同样如此,最后便是放弃纸币,开始大量使用白银作为货币,并解除海禁,通过海上贸易获取白银。
但通货膨胀并非是纸币本身造成的。
纸币和铜钱、白银、黄金一样都是货币的一种,只是工具。
造成通货膨胀的真凶,是官府缺少对货币发行的限制,是对经济崩塌带来的毁灭性影响缺少深刻的认知。
财政面临困难,应该是从裁撤冗官、核查土地,清查军队空饷、将原来没有纳入征税范围的对象纳入其中,等等开源节流解决实质性问题才是正确的办法。
不合理地增发货币就是剥削,绝不是所谓的事急从权,而是自取灭亡。
当国家信誉和经济体系崩塌的时候,问题不但不会因为增发货币而得到解决,反而一切矛盾将在此刻集中爆发,情况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而如何准确知道货币应该发行多少,又应该选择什么时候合理增发货币,增发多少。
这个问题早在管仲时期就给出了答案。
一个国家想要高效运转,体制健全,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国内人口数量、土地数量、资源情况、士农工商比例。
并要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统计出农、林、牧、渔、矿产、冶金、纺织、交通、造船、房地产等等,与国力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经营生产情况,以此统计出名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后世管这叫gdp。
另外还有各地物价水平、人民收入、消费、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数量等等数据也需尽可能统计。
只有每年更新这些数据,才能清楚地知道国家处于什么生产水平,存在哪些问题,后续才能制定出对应的合理政策调控国家。
货币应该发行多少,货币什么时候需要增发,增发多少,就在结合这些数据后便能精准地计算出来并加以调控。
这才是一个政府对国家应知的数据和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