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难道能活到新皇登基?
还是说他们赌上身家性命去支持某位皇子谋反以图改朝换代?
可别忘了如今大晋的武官中有军权又身居高位的可是秦家父子,人家既是皇帝的嫡系,又是十二皇子的母家,怎么可能会支持他们选中的人?
这种风险极大,回报极低的事情有什么必要去做?
所以两人都心知肚明,从来不参与立储之事,朝堂上有人提及的时候二人也从不插话,不发表意见,安安心心的只为皇帝办事即可。
而且两人也看明白了,他们老实办事徐允政是会看在眼里的。正常来讲有官员在朝会上提出某个议题,皇上总会问一问他们内阁三人的,但你看涉及到立储一事,只要他们不主动插话,皇上哪次要求他们发表意见了?这还不明显?
两人斗了一辈子,都是聪明人,自然会做聪明人的选择。
“这储位什么的与咱们这两把老骨头没什么关系了,但交好十二皇子倒是不错”,听了他这话全九思惊讶了一瞬,“我倒是没想到有一天竟能从你嘴里听到一句真心话了?”
顾嘉会瞪人,“我顾嘉会向来堂堂正正,什么时候说过违心的话?”
全九思笑着敷衍,“对对,你最是个老实人了”,没等顾嘉会生气又转了话题,“不过你说得倒是没错,什么时候跟着皇上走都不会有错的。”
他们俩的后人如今还没有爬上来的,这种情况当保皇党反而才能保得家里一世安宁。
两人相视一笑,多年的默契让两人心里都明白对方所想,皇上不想让他们参与的,那他们就揣着手看着就成,反正保不齐哪天自己就死了,管他皇帝轮到哪家做,总不会是自家!
有人不在乎自然就有人咬着手绢气得要死,庞万言此时就一肚子的憋屈,忍不住跟身边的工部尚书杜金祯暗骂,“便是带了哪个大的我都能接受,白白给了小的脸面!”
杜金祯知道庞万言这只是气话,只是笑着安抚,“师兄你这就着相了,我瞧着皇上没带其他几位长成的皇子才是好的,十二皇子到底年幼,再加上两位秦将军又是他的亲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若是带了那三位,咱们才真该着急呢!”
杜金祯是庞万言父亲当年收的徒弟,是正儿八经拜过师的弟子,如今也与庞家走得极近。
庞万言拍了拍杜金祯的手,脸上也多了一丝愁绪,“四皇子虽身份尊贵,可到底也不是嫡出,也不得皇上的偏爱。而且师弟啊,师兄跟你说句贴心窝子的话,四皇子这孩子被贵妃养得有点自视甚高了,从不将那几个兄长放在眼里”,庞万言叹气,杜金祯与他亲近,也是铁杆庞家人,便是投向其他人那,人家也不会信任他,所以庞万言对他很是信任。
杜金祯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曾给皇子们上过几堂课,知道四皇子是什么性子。
每位皇子身边有两位伴读,伴读都是大臣家的孩子,身份虽不如皇子高贵,但到底也是有些身家的,按杜金祯的意思来说,你便是不把人家当什么兄弟手足,至少也不能苛待人家。
这伴读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就跟皇子天然就是一党的,两户人家,再加上他们的姻亲,朋友,师生等等关系,这是能经营出一个多么庞大的关系网,皇子们应该抓住啊!
可惜杜金祯觉得四皇子不仅抓不住,还有可能让伴读两家人对他生怨。便是成了一派人,那也不一定一条心。
皇子们便是读书时也是可以带一名太监去伺候的,磨墨端茶侍奉在一旁,可他已经见着好几次了,也不知道四皇子到底是故意的还是压根就不在意,非要让人家伴读给他倒茶捏背,杜金祯看得直皱眉。
而且有些事不能比较,不说小一些的,就说那几个大的里面。
大皇子确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他那股子傲气,可人家不磋磨人啊!而且皇子出身,不该傲气吗?他跟伴读不算太亲近,但也还好。
三皇子那就是个书呆子,他那两个伴读,一个精明另一个也是书呆子,俩书呆子凑一起正好,而那个精的很是会做人,三人相处得很是融洽。
二皇子那就更是了,人家做出了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对两位伴读那是关怀备至,细心呵护,杜金祯作为局外人觉得他做得有点过了,过于讨好。
但是他设身处地想想,他要是被讨好的那个人,一位皇子这么亲切随和,他肯定是高兴的,又是年轻孩子,估计没几天就跟人家心连心了。
有这么三位也算是“珠玉在前”了,四皇子呢?人家是来给你伴读的,不是来给你当下人的!
他们大晋的官员见了皇帝都是不用双膝下跪,也是自称“臣”而不是“奴才”的,人家最多是你的家臣,不是你的家奴,做这幅样子给谁看?
从那次之后杜金祯心里就有了恐慌,这种皇子真的值得自己去追随吗?
可是他从十来岁就跟着老师读书,后来入了朝堂更是多次受老师恩惠,得其提拔,便是他想忘恩负义脱离庞家也不是能轻易做到的!
唉,杜金祯面上不显,心里却一直在叹气,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