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均:朕若是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一点功绩,一件好事都没有做过的话。
那么朕在这一世里,再加以提拔这个赵士桢,担任大明火器的发明与革新改进,是不是就是一个历史大功绩了?
【赵士桢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出生在乐清(今属浙江),自幼受祖父赵性鲁熏陶,其祖父官至大理寺副,博学多才,工诗词,精书法,曾参加修订《大明会典》。】
【并且,赵士桢早年的时候是太学生,在京师游学,能写出一手好字,书法号称“骨腾肉飞,声施当世”。】
【时常人争相买他所题的诗扇,并得到后因所书诗扇经宦官带进内廷,得到明神宗朱翊均赏识,以布衣身份被召入朝,任鸿胪寺主簿。】
大明神宗界。
明神宗朱翊均先错愕,随后才想起,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似乎是万历五年(1577)时候的事情了。
当时自己还年少,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喜欢书法的。
现在过去快要8年多了,若是没有天道的盘点,自己似乎都已经把这一件事情给忘记掉了
【赵士桢,从小就生长于海滨地区,长年便见识到倭寇之患的侵害,从小就喜欢研究火器。】
【但是,此时的大明王朝在黑暗腐败之下,众多大明的权贵们,都极为害怕民间百姓掌控了火器之后,会对地主权贵们造成威胁。】
【同时也惧怕,民间百姓在掌握大量火器之后,会聚集造反等因素。】
【所以此时的大明王朝对火器的管控,是十分的严格。】
【即便是武官士兵,正常情况下都不能私自把火器带出军营的,民间的百姓更是被严令禁止私自制造火器与拥有火器。】
大汉武帝界。
汉武帝刘彻:“后世的大明把火器管控的如此严格,看来这火器,是真一种能以武犯禁的武器。”
“现在火器被天道如此盘点了,估计民间百姓会对这后世的火器,越加的感兴趣。”
“那么,朕是支持民间百姓对火器研究,还是和后世的大明一样,禁止他们吗?”
诸天万界下,无数朝代的皇帝,都陷入了和汉武帝刘彻一样的问题当中。
后世大明的贪官与权贵们,如此害怕民间的百姓拥有火器,那肯定是贪官与权贵们极为害怕的武器。
毕竟这火器能在远程离就能致人受伤或是致死,这就是如同弓箭一样的武器
不过很多人,依然认为火器不如弓箭方便。
弓箭都禁止不了,也没有看到有多少人利用弓箭造反后,仍然有不少皇帝打算选择,不禁止民间百姓对火器的研究
【在赵士桢在担任鸿胪寺主簿期间,即便赵士桢能接待过一些西方洋人,但依然少有机会能接触到西方的火器。】
【所以,赵士桢在研究火器的时候,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在家中研究,不敢对外声张。】
【因为性格刚正不阿,不愿意和光同尘,即便赵士桢是一个小小的鸿胪寺主簿(从九品),依然遭遇到朝廷官员的排挤与冷落。】
【赵士桢的仕途在鸿胪寺主簿这个官职上,就这样停留了十九年。】
【直到万历二十四年(1596),才得到游击将军(从三品)陈寅的赏识,并赠予一支西洋番鸟铳之后,才让赵士桢得到可以正大光明研究火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