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百姓:
百姓错愕:“戚继光将军,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结局,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看来之前那人说的是真的。”
“抄家侍郎丘橓,他是真的诬陷了戚继光”
“咦?人呢,刚才那人呢??”
【因受到张居正清算的影响,万历十二年(1584)的夏季,遭受弹劾与陷害的蓟镇总兵(正二品)戚继光,被调回京都接受调查。】
【之后在京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戚继光便被调往广东担任广东的总兵(正二品)】
【虽然是平级调动,但谁都知道,蓟镇是明朝北方重要的军事防线,离大明京都北京最近,是拱卫京城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大明王朝两京十三省中,蓟镇总兵,基本是大明武官之最。】
【而在戚继光被调回京城,以张党为由的弹劾与调查的期间,抄家侍郎丘橓同样上疏弹劾戚继光。】
【丘橓弹劾戚继光,在担任蓟州总兵之时,利用张居正的张党关系,私下贪污二百万两军款白银,藏在京城的私舍里。】
【在丘橓看来,担任着大明武官之最的蓟镇总兵,并且张居正多次前返蓟镇考察,以及参与对大明军队进行改革中的戚继光不可能没有问题。】
【尤其是在这段时间里,大明的军队不是从西洋人的手中购买红衣大炮,就是自己在革新改进大明的火器装备。】
【而在军事装备上的这每一件事情,不管是革新改进大明的火器装备,还是从西洋人手中购买红衣大炮等火器,都是需要花掉大明国库税收的白银。】
【所以丘橓眼里,大明的官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没有不贪的,就算他没能从张居正的张家之中抄出半个国库的白银。】
【但张居正依然在贪,虽然贪的不多,但也是在贪。】
【那么,担任蓟州总兵,又大量购买西洋人火器,并且负责革新改进大明的火器的戚继光,怎么可能不贪?】
【此时的明神宗朱翊均,一听有二百万两军款白银,眼睛顿时就光亮了。】
【立即让丘橓,与当初被张居正流放至贵州,此时已经回到京城朝党,被明神宗朱翊均委以重任,担任的副都御史(正三品)邹元标,一同前去查抄戚继光。】
【然而,这一次丘橓虽然学聪明了一些,不再高调行事,但也再次让丘橓傻了眼。】
【因为,丘橓一行人,仅仅从戚继光的家中,抄出不足百两银子】
大明诸帝:
明太祖朱元璋:“抄家仅仅抄出不足百两银子,这戚继光真是大明将军与军人的楷模啊~!”
明成祖朱棣:“从看到戚继光的家中的景象时,就知道这戚继光不会贪墨大明的军款了,能成为天道所承认的民族英雄,不是仅仅依靠战功就能成为的。”
“然而,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为大明两大护国将军的李成梁,都没有被后世人,以及天道承认其是民族英雄。”
“朕,估计这李成梁肯定在,某一方面出了问题,而贪污就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明世宗朱厚熜:“戚继光居然如此清贫,这是天道盘点以来,除了海瑞之外,家产最少的人了吧。”
“怪不得,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戚继光会在贫病交加之中凄凉离世了。”
明神宗朱翊均面无表情的看着天道画面,但也在中心疑问着:难道朕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一点功绩,一件好事都没有吗?
【看着手中那点,从戚继家中抄出少得可怜的银子,丘橓人傻了,同时在心中疯狂的呐喊着:戚继光,你为什么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