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戚继光只不过是大明王朝的一名被削去官职与荣誉的一个武人罢了,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对此时的戚继光来说,只能求这一世的大明天下,在这一期的天道盘点 过后,能够安稳吧。
否则中原内部大混乱,最终只会便宜了那些狼子野心的倭寇
【张居正与辽王朱宪,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恩怨纠葛。】
【张居正的祖父张镇一脉,虽没能继承张家的家业,但也是属于军户,并在辽王府当护卫。】
【因此张居正与辽王朱宪,自小就认识。】
【由于,张居正自幼聪颖过人,又是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张镇对张居正极好,并抱有极大的期待,时常将张居正带在身边,包括在救济与帮助生活困苦的百姓或流民等,对张居正的成长影响极大。】
【而辽王朱宪幼年时贪玩不好学,他的生母王妃常用张居正为榜样教育,刺激与激励他。】
【曾在酒桌上,当着张居正的面对朱宪言道:“儿不才,终当为张生穿鼻(任人摆布)也。】
【次数多了,少年朱宪便对张居正心怀嫉妒和不满。】
唐太宗李世民:“现在看到这少年的辽王朱宪,怎么与明神宗朱翊均有些相似的影子模样?”
【在张居正少年中举之时,朱宪以张家与王府有旧,设宴招待张居正的爷爷张镇,结果那一晚张镇醉倒在王府之后,再没能醒来。】
【传言张镇之死是朱宪故意为之,虽无确凿证据,但张居正心中埋下了对辽王的记恨。】
【在嘉靖年间,辽王朱宪为了迎合明世宗朱厚熜的修仙练道,在自己的藩地荆州大规模地修建道观。】
【并且经常在藩地内组织与亲自参与道教的斋醮等仪式,为嘉靖帝祈福、祝寿等,以表对嘉靖帝修道的支持和祝愿。】
【同时,他还时常邀请一些知名的道士到藩地来主持仪式,以增加仪式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为了能引起明世宗朱厚熜的注意,辽王朱宪经常穿着道士的服装在荆州城内活动,还自号“清微忠教真人”。】
【最终辽王朱宪成功引起了明世宗朱厚熜的注意力,并下旨赐予了辽王朱宪为“清微忠教真人”。】
【因此,辽王朱宪更加的张扬行事与组织道教活动,时常不遵守藩王应有的规范与约束,还时常僭越与干预地方事务。】
【在隆庆元年(1567)十月,巡按湖广御史陈省弹劾辽王朱宪“僣侈乱伦,多杀无辜”等罪。】
【穆宗当月就下旨革去朱宪的道号和金印,并削夺了他三分之一的亲王岁禄。】
【隆庆二年,御史郜光先再次弹劾朱宪“冒请封名,淫乱从姑,殴死仪宾,禁锢县君,勒诈宗人。”等十三项大罪。】
【朝廷派出刑部左侍郎洪朝选,锦衣卫指挥佥事程尧,一起前往荆州进行勘问。】
【然而,朱宪却公然在自己的封地之内,竖起“讼冤之纛”大旗(申冤大旗)。】
【在朱宪竖起“讼冤之纛”大旗后,有人顺势给辽王朱宪冠上揭竿而起,欲谋逆的罪名。】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张居正有意让人为之,因为辽王朱宪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王朝的朱家王爷。】
【而辽王朱宪在朝廷中,唯一得罪过的人,那便是张居正了,因此这件事情就把辽王朱宪与张居正给关联了起来。】
【在洪朝选调查后,未认可辽王朱宪有谋逆的说法。】
【朝廷与明穆宗朱载坖也认可了洪朝选的结论,但辽王朱宪所犯之罪乃是证据确凿之事,加之又有抗旨调查之罪。】
【最终辽王朱宪被废为庶人,并发配回凤阳高墙囚禁,辽国也随之被除国。】
【辽王朱宪的生母王氏,见朝廷上下,乃至民众百姓,都在声讨和痛骂张居正后。】
【便上奏弹劾张居正“谋陷亲王,强占钦赐祖寝,霸夺产业,势侵金宝”等诸多大罪,同时请求恢复辽藩王爵与封地,以及所有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