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深知,上赶着不是买卖,太过着急,就会丧失主动权。
一直没说话。
宋舒茜也不着急,笑着和大家寒暄,说村子的位置选的很好,风水好。说村里的环境很好。
既不提自己家房子,被村里占了,也不提要去祭拜或者把自己爷爷的墓迁回来。
聊了很长时间,见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
宋舒茜提出告辞。“这次回来也算是替我爷爷看过了,我还有工作,就不多打扰了。”
眼见他们要离开,村民还什么都没说,村长着急了。
“要不要去祖坟祭拜?”
按理说女子是不允许进入祖坟祭拜的。但宋舒茜比较特殊,她是嫡脉的最后一个人。
如果她不去,他们这一支就没人了。
宋舒茜想了一下,拒绝了。
“这次时间有点仓促,以后有机会再去吧。”
有了这个话头,众人又聊了起来。
被称为二爷爷的人很自然的将话头引到祠堂上,“按理说祠堂早应该重建的,只是村里一直没有选出由谁牵头,都是好后生,谁也不服谁。”
“确实得好好选个人,这个人选很关键”。
毕竟是未来村里认可的领头人呢。
宋舒茜不是很懂牵头重建祠堂,和领头人有什么关系。但她不会说,就一直顺着族老们聊下去。
想看看他们能等到什么时候。
人老成精,他们怎么会看不出宋舒茜的意图。
罢了,他们的孩子绑在一起,也比不过宋舒茜的大儿子。年纪轻轻,说话做事就滴水不漏,看起来是按照当家人培养的。
终归是他们有求于人,一直这么拿乔也不是个事儿。
那位二爷爷开口,“不如这个牵头人就让砚南来,这是你的长子。”
宋舒茜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族老们能看的上他,是他的福气。只是他姓卫,怕是不太合适。”
这也是族老们迟迟不开口的原因。
如果是宋舒茜上赶子的,他们就可以要求卫砚南改姓了。
现在这样,他们没有谈判的筹码。
族老们很想坚持自己的要求。
但又知道,现在家族只是个名词,没有一点约束力,尤其是他们这样二十几年没见过面的情况。
最终还是他们妥协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卫砚南选族里他认为可用的小辈,带在身边。
这和宋舒茜他们的初衷不谋而合。
一个好汉三个帮,宋舒茜一直很注意让安安培养自己的人手。但那些人到底少了点束缚。
宋家人就很好。
只要安安手段得当,未来,他自己,他的孩子,以及乐乐他们的孩子,都可以从小培养自己的人手。
这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宋舒茜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她和卫建国带着悦悦和乐乐先离开了,留下安安处理后续事情,阳阳很喜欢这里,说是要玩儿几天。
路上宋舒茜感慨,“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我忽视了那十年对族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