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上学呀”?
问话的人没有恶意,这就是邻居之间的客气一问。
宋舒茜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嘚瑟,当然不会放过。“我这俩孩子,一直都是他们哥哥们教导的,也学了哥哥们喜欢学习的习惯。
这不,女儿在国防科技大学,儿子考上了华大。
现在想想我都觉得开心,太争气了”。
俩大儿子在国外留学硕士毕业,俩小的也是名校毕业。
一时间众人说不出的艳羡。到了他们这个年龄,这个地位,盼着的就是孩子出息。
无论真情还是假意,众人纷纷出言恭喜。
“小宋,你们家要不要摆两桌?”有人问。
宋舒茜想了想才说,“搬来这边,我们家卫建国一直惦记着办个温锅宴,请诸位邻居一起热闹热闹。
只是最近一直忙的脱不开身,才耽误了。
如今,正好借着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一起庆祝了。也算是三喜临门。”
“成,那我们可就等着了。”
“放心吧,嫂子,回去我就让俩孩子操办起来,一定热热闹闹的。”
回到家,宋舒茜亲自下厨,给孩子们做了他们喜欢吃的菜。
晚上卫建国回来,宋舒茜拿出一瓶好酒,一家人一起庆祝。
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卫建国也很是自豪。
聊到国外,悦悦和阳阳表示,这趟出去,他们狠狠的长了见识,也算是知道了自家和人家国外在科技上的差距。
当然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坚信有朝一日,一定能赶超。
阳阳特别看好互联网行业。他说,“妈妈,我知道哥哥的公司在弄这个, 我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还有大哥大,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妈妈手里有闲钱,不妨成立一个风投公司,选择这方面的小公司投资,未来的回报率一定很高。”
宋舒茜还真有点意动,她确实不差钱。
现在她的画,一幅要4—5万,还是很值钱的。只是她爱惜羽毛,出售的很少。
《妙趣答宝盒》直到现在,依然是孩子们的心头好,基本上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本。无聊时,宋舒茜还写了两本小说,一本是以草原为背景的,一本是以大海为背景的,都影视化了。
靠着它们,宋舒茜赚得盆满钵满。
和甜甜一起投资的服装店,现在已经成了潮牌,每年都有大笔进账。
还有早期随手买的房子,有不少都拆迁了。宋舒茜担心房子太多,未来对卫建国不好。
自己名下只留了思南路的花园洋房和四九城的那座三进四合院,以及祖上留下的宋家祖宅。其他的,每个孩子名下有两套房,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卫建国名下只有一套房。
剩下的她都卖了或者拆迁时要了现金补偿。也是很大一笔钱。
还有一些地,都转移到安安的房地产公司名下,交给他处理。
这些宋舒茜从来没瞒着孩子们,甚至是他们一起商量做出的决定。
因此他们都知道,宋舒茜手里有钱。
听到儿子的建议,宋舒茜也想做,但她懒得动,都四十多岁了,她就想种种花,弹弹琴,画画画,偶尔给学生上个课,等着卫建国退休,一起去旅行。
上下打量了一会儿阳阳,宋舒茜来了主意,“阳阳呀,你是妈妈的好大儿对不对?”
阳阳……完了,一句话把自己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