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国公郁闷的走出太极殿,他现在是格外的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听大女儿的话。
要不是当初投靠了二皇子,也不至于最后为了和二皇子脱离,就牺牲那么多。
当初还是太子妃的皇后娘娘大权在握,根本就是不好沟通的主。
还有那么多他和二皇子勾连的证据,他不得不拿出那些吞并的土地和秦婉谈和。
当初拿出去多少,他现在就有多难受。
他们潘家,几代积累的财富,到了他这一代,竟然一再的缩水。
肃国公想到这里,也是一阵的后怕。
肃国公觉得,他要更小心才行。
李相才出来,就见到肃国公一副沉痛的模样。
李相道:“国公爷也不必心疼,那些粮食,可是能供好些百姓挺过难关,国公爷也是做了大好事,为了子孙积福了!”
肃国公:“”
李相这老家伙,是不是在幸灾乐祸?
还是在正话反说,在挖苦我。
肃国公鼻子里喷出的气息,都是热的。
“李相如此爱国,体恤天下百姓,为什么不拿出自家的粮食,出来赈灾。”
李相捋着胡子,“老夫家贫,比不了国公府家大业大,着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李淳是从底层爬上来的,和肃国公这种从小就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不一样。
李淳对于潘家这些世家大足,兼并土地,逃避税收的行为,深恶痛绝。
肃国公哼了哼,这老家伙,还真是穷横穷横的!
他不想和李相继续打嘴仗,“我还有事,就不陪李相了。”
说完,大步流星的往宫外走去。
李相背着手,心情愉悦的去了班房。
在皇城内,李相已经是文官中的顶级。
他的班房距离皇上的太极殿,也是最近的。
宫里的太监们,见到李相也都会停下来行礼。
李相背着手,溜溜达达的走着,觉得皇宫内的景色,真是格外的美。
肃国公回了国公府,立即吩咐道:“看看世子在不在,把人叫过来。”
“是!”
管家立即小跑着去叫人。
很快,管家就回来了,“国公爷,世子外出了。”
肃国公运了运气,“行,派人去门房那边盯着,要是世子回来了,立即让他来书房见我。”
“是!”
管家离开之后,肃国公在房间里坐了一会,这心里还是不大痛快。
哎,他损失的太多了。
真是心疼呀!
这不是一年的损失,这是以后若干年的损失呀。
心情烦闷的肃国公,不在房间里待着了,起身去了小孙子的学堂。
潘家单独给潘元逸请了夫子,这时候,潘元逸还在上课。
此时,就只有潘元逸一个学生,他还是非常的用功。
肃国公在窗外,见到潘元逸摇晃着小脑袋,一字一顿的背诵论语。
这烦躁的心,竟然平缓起来。
不急,他们潘家还有元逸,还有他能出人头地。
就算没有国公之位,元逸也能一飞冲天。
肃国公想到今天李相那气人的样子,他决定要给小孙子请一个大儒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