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强有些害羞地笑了笑,“哪里哪里,都是峰哥教的。我只是跟着学,哪能比得上您呢!”
赵文峰摆了摆手,“都别说了,今天咱们就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庆祝丰收,共享这份大海赐予我们的恩惠!”
庆典现场,笑语喧哗,歌声嘹亮。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聊着过去的故事。赵文峰和杜小强也坐在一块,边品尝着刚刚煮好的海鲜汤,边和村民们促膝长谈。
“峰哥,您说我们以后是不是还要尝试更多新技术,把这赶海的技巧发扬光大?”杜小强问道,眼中满是期待。
赵文峰喝了一口汤,意味深长地说:“阿强,赶海的路子永远没有尽头。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与大海之间那种默契和信任,永远是最难以取代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用智慧和汗水去迎接每一次挑战。”
杜小强若有所思地点头,“是啊,我感觉每次出海都像是在经历一场冒险,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以后我一定要多学,多问,把这门手艺学得炉火纯青!”
村民们的笑声、海风的呼啸声、远处潮起潮落的声音,都交织成了一幅生动的渔村画卷。正当众人陶醉在这丰收的喜悦中时,赵文峰忽然站起来,拍了拍杜小强的肩膀,“好了,今天你辛苦了,下午我们就去钓鱼放松一下,体验那种静谧与等待的乐趣。记住,钓鱼讲究的可是‘静’字!”
杜小强欣然应和,“好嘞,峰哥!等会儿我可要好好领教您的钓鱼绝招!”
随着庆典渐入高潮,赵文峰和杜小强慢慢告别了热闹的人群,走向了渔村后面的一片静谧的小湾。那里风平浪静,远离喧嚣,正适合享受一个悠闲的钓鱼午后。
两人找了个舒适的角落,铺开带来的简易垫子,坐在海边等待。赵文峰拿出精心准备的钓具,轻声说道:“阿强,钓鱼讲究的是耐心与观察。你看那海面微微起伏,每一道波纹都可能暗示着鱼儿的动向。等鱼儿咬钩时,你一定要稳住手,别急着拉线。”
杜小强认真地听着,“峰哥,我明白了。就像赶海时,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一旦操作不当,整网可能就全失了!”
“正是如此。”赵文峰笑道,“钓鱼也是一种修行,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暂时放下所有的忙碌,静静感受大海的呼吸。每一次拉线,都是和自然的一次对话。”
不久,一条细小的鱼漂突然轻轻晃动,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杜小强眼疾手快,低声提醒道:“峰哥,有动静了!”
赵文峰迅速拿起钓竿,微微弯腰,专注地盯着鱼漂。“看样子是一条小鱼,等它稳定下来,我们再轻轻上钩。”
几分钟后,鱼漂突然剧烈颤动,杜小强低声激动地说:“峰哥,快!它要上钩了!”
赵文峰沉着冷静,一边指导杜小强如何控制线速,一边稳稳地拉起钓竿。片刻之间,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跃出了水面,最终被他们稳稳捕捉到手中。
“哈哈,这就是钓鱼的乐趣啊!”杜小强兴奋地笑着,举起手中的小鱼,“虽然小点,但过程太有意思了!”
赵文峰也笑了,“对,这就是钓鱼的魅力。大小不是关键,关键是那份等待和惊喜。每一条鱼都有它独特的挣扎和生命力,就像每一次出海,都是对生活的一次体验。”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柔和,海边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咸香。两人在小湾静坐钓鱼,互相分享着各自的见闻与心得。杜小强不时问道:“峰哥,您觉得赶海和钓鱼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赵文峰思索片刻,“赶海是团队合作的结果,需要精准的操作和协调;而钓鱼则更像是一种独自与大自然交流的方式。前者考验的是整体配合,后者考验的是个人的耐心与细腻。”
杜小强点头称是,“原来如此。今天既体验了赶海的热烈,也感受到了钓鱼的宁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了渔船出海的汽笛声,提醒着他们大海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赵文峰站起身来,对杜小强说道:“阿强,今天我们既收获了满满的成果,也享受了大海带来的静谧。记住,无论是赶海还是钓鱼,都要用心体会大海的脉动,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慷慨与神秘。”
杜小强站起来,望着远方的海天一色,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峰哥,我会记住的。每一次出海,都是一段旅程,我要把这份热情一直保持下去。”
夕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仿佛为这一天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赵文峰和杜小强肩并肩走回渔村,心中对大海充满了感激与敬畏,也对未来的每一次出海充满了期待。
两人忙碌间,海边的潮汐逐渐退去,露出更多的沙滩和岩石。杜小强停下手中的活儿,望向远处的滩涂,问道:“峰哥,退潮后还能不会有更多的小鱼出来?听村里老人说,退潮时很多鱼会躲进岩石缝隙里。”
赵文峰点头肯定:“对,阿强,退潮时正是小鱼活跃的时候,不过这时候得小心,别被潮水反复冲击,得提前观察潮汐规律。待会儿,我们可以用这段时间检查一下这片滩涂,说不定还能发现别的鱼群。”
正聊着,杜小强突然发现不远处有几个人影在沙滩上忙碌,他们正拿着长杆和网袋,似乎在捕捉一些靠近岸边的小鱼。杜小强低声道:“峰哥,看那边,赶海的老乡们也来了,他们对这片海域可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赵文峰笑着回应:“是啊,赶海的技艺代代相传,每个老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咱们年轻人也要虚心向他们请教,结合自己的经验,不断改进技术。”
两人走向那群赶海的老乡,主动打了个招呼。一个满脸风霜的老人热情地上前说道:“小伙子们,也来赶海啦?今天这潮水来得正好,肯定能捞上一网大鱼。”
赵文峰笑着答道:“是啊,大叔,您平时都是怎么掌握潮汐的规律呢?看您这么熟练,不知道能否给我们几个指点?”
老人摸了摸胡子,笑道:“这海啊,从来不骗人,只看你能不能读懂它的变化。记住,潮涨潮退,风向微变,都能预示鱼群的活动。今天这鱼网撒得好,也算是顺着海的脉络来的。”
杜小强连忙插话:“大叔,我们这边正准备再网一次,争取把冷冻库装满,不知您有何建议?”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年轻人,有志气!我看你们这网法不错,不过再网时,可别忘了观察水流的方向,鱼在水中移动,往往会顺着水流走。还有一点,网收得要稳,不可太急,要给鱼足够的时间游入网中。”
赵文峰听了,连连点头,“谢谢大叔指点,我们这就按照您的建议再试一次!”
告别了老乡,两人回到自己的作业区域。经过短暂的休整,杜小强再次操控着渔网,小心翼翼地向预定好的海域驶去。此时海面上已经出现了更为明显的鱼群聚集迹象,海水中不时闪过银白色的鱼影。杜小强兴奋地对赵文峰说道:“峰哥,我看那边鱼群更密集了!是不是应该赶紧撒网?”
赵文峰目光炯炯,“对,就是那里!你把网稳稳地放下,别让风浪影响了网的方向。”他站在驾驶台前,神情专注,眼睛紧盯着前方的海面,时不时低声与杜小强交流捕捞时机。
“阿强,网放下了!看,那群鱼正从网外游来!”赵文峰大喊。
杜小强立刻按照赵文峰的指示,调整网的位置,同时监控鱼群的走向。果然,不一会儿,海面上那群银光闪闪的鱼儿便纷纷朝渔网方向游动。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有种收获满满的喜悦。
“现在开始收网!”赵文峰大声喊道,杜小强连忙按下收网按钮。顿时,渔网在海风中迅速卷起,满载而归。网中又是一片鱼跃,鱼儿们在网中翻滚跳跃,仿佛在庆祝这场收获的盛宴。
两人再度忙碌起来,将新捕获的鱼儿和之前收集的分类整理好。杜小强兴奋地说道:“峰哥,这次真的大丰收啊!看这冷冻库,马上就要满了。”
赵文峰哈哈一笑,“是啊,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咱们就能把整个冷冻库都装满。今天上午咱们得抓紧,下午我还约你去钓鱼放松一下呢。”
杜小强一边搬运鱼箱一边答应:“好嘞,峰哥,我可真是期待钓鱼呢!说不定还能学到点新的钓法。”
就在两人忙碌的时候,海边传来阵阵笑声和喊声,原来附近的赶海老乡们也在热火朝天地工作。一个老乡拍着身旁的同伴说道:“看你们这小伙子真不含糊,今天是要把这片海域的宝贝都捞走吗?”
另一位老乡接道:“没错,天公作美,咱们赶海的日子才这么旺。要不然,大家再交流交流技巧,今天各家都有所得!”
赵文峰听到这些话,心里暗自感慨,这海边的赶海文化真是生生不息,每一代人都在这片海域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转头对杜小强说:“阿强,咱们也得多向他们学习,把咱们的技术再磨练磨练。今天的收获不仅仅在于满载的鱼,更在于这份与海共舞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