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多营驻扎,一则出战时,出兵快;二则敌人来袭时,应对的也快;三则,不会出现兵力极大浪费的情况;四则,如李善道之言,“又可互为响应”,一营受到攻击,别的营能够驰援。
薛世雄现在河间城南七里井的这个营地,却违背了军事上的这个筑营方面的惯例,李善道也是去了一看,才发现还真是像苏定方说的,竟然是三万步骑,尽驻一营!
那么说了,是薛世雄不会筑营么?
显然不是。
他为何这么筑营,李善道倒能猜出几分原因。
不外乎两个缘故。南北七里外就是河间城,背靠自己这一方的城池,安全上相对很有保证,此其一;薛世雄南征北战,沙场老将,帐下又悉精锐,因此没把窦建德放在眼里,压根就没想到窦建德会有袭击他营地的可能,在他想来,窦建德肯定是怕得不行,缩在城中,半步不敢出来,那窦建德就在城里,等着他去进攻便是了,是“只准备攻,未想到守”,此其二。
李善道率部来前,窦建德也许是没想到主动进攻,或想到了但决定不好下,——他也确是不容易下主动进攻的决定,只从曹旦等人对薛世雄的惧怕,并及以曹旦等为代表的其军中不少将士提出的“退还豆子”,就可看出这一点,但而下,李善道率部到了,情况就不同了。
不同主要出於两点。
并不单单只是他带来了两万多的援兵,这只是不同之一点,是客观上的不同,出现的变化。
还有一个主观上的不同。
即是:李善道和他帐下的这一群将校、老兵,是跟着谁打过仗的?是跟着李密、翟让打过仗的!他们是跟着李密、翟让,先后大败过张须陀、刘长恭两部的!且则,大败张须陀、刘长恭的这两仗,还都是以少胜多!不要小看过往的战斗经历,过往的胜利的战斗经历,往往会给将士们以自信,比之曹旦等,李善道和他帐下的这一帮子悍将、万余虎狼老卒,他们是不怕薛世雄的,以少打多,没准儿就敢打,而下李善道、窦建德两部联兵,四五万众了,比薛世雄部多了将近一倍,他们自然是就更敢打了!比之曹旦等,他们就敢於主动出击!
主观上的变化,当然是更加重要。
故是,李善道一去看完薛世雄的营地,回来见到窦建德,马都还没下,就与他说“已有方略”!
却说窦建德听了李善道指出的薛世雄营的第一个不足,频频点头,说道:“二郎,第二个致命处呢?”
“而且薛世雄营的营防甚是简陋,很多区段莫说营壕了,连营墙都没有筑,扎了些栅栏而已。窦公,其营防之简陋,出乎我之意料。此即其营的第二个致命缺陷。”
窦建德带着点喜悦,带着点欣赏,又带着点不明意味的含义,抚摸着胡须,看着李善道,又是点了点头,说道:“二郎,你说得不错。薛世雄的营,俺前两天也亲去看了。……便是定方他们跟着俺去的,这两个致命的短处,俺也发现了!二郎,你快说你思得了何进战之策吧?”
“窦公,薛世雄营既存在这两个致命的短处,我思得之此策,就是你我何不主动进击?”
一言方出,刘黑闼等面色无异,——这个进战方略,不是李善道一人的意见,是李善道在和刘黑闼等於回来的路上,经过商讨之后,已得了刘黑闼等俱皆赞成的意见,然却对面坐着的窦建德帐下的众文武军将,其间的曹旦等,尽皆色变!
听了刘神婆说“迎战则吉”后,曹旦等的心思算是稳下来了,不再说逃回豆子,但“迎战”何意?迎是迎接,在曹旦等理解,迎战的意思就是守城。却绝不是主动出击!
薛世雄所部,足足三万步骑精锐,他在涿郡东南部、河间郡北屯驻之时,窦建德不敢去招惹他,罗艺勇名在外,是出了名的猛将,也不敢招惹他!如今他来打窦建德了,既然刘神婆已算出来“迎战则吉”,好嘛,就守城迎战,不就行了?怎么竟然还敢要出城,主动去找他打?
曹旦急得不等窦建德说话,就窜起了身,急声说道:“大将军!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哦?”李善道举目看他。
曹旦急得脸都涨红了,说道:“大将军,他再是营防简陋,三万步骑啊!咱若守城,或尚可一战,若竟寻他野战,咱们何有其部精锐?大将军,俺说话直,你这是以咱之短,击他之长!”
李善道笑了笑,问窦建德,说道:“敢问窦公,未知公就此是何意?”
窦建德摸着胡须,沉吟了会儿,目光从曹旦等将领脸上收回,尽将他们各人对李善道此策的反应收於眼底,然后落在李善道身上,两人对视了下,他说道:“二郎,何不再问问刘神婆?”
李善道摸了摸短髭,嘴角带点微笑,说道:“若曹公言,刘神婆九天仙子下凡,正应一问。”
不多时,刘神婆被带到堂上。
窦建德似看不看地看着她,从容不迫地问道:“刘妪,请你来,还是俺昨天问你的事。昨天你说‘迎战则吉’,可你没说怎么迎战,俺想再问问你,具体何以迎战为是?”
刘神婆茫然地说道:“何以迎战为是?”
“对呀。俺欲守城以待,等薛世雄来攻我城,如何?”
刘神婆半眯起眼,偷窥窦建德神色,努力地分辨他有没有眨眼,答道:“城将陷。”
窦建德眨了下眼,又再慢慢地问道:“欲掩其不备击者,如何?”
曹旦等人屏息凝神,以至有的人紧张地攥紧了拳头,等待刘神婆给窦建德的答复。
「161」